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彭万熙:浅谈楹联与书法的关系

 2023-11-02  阅读 0


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书法是书写中国文字的方法,它具有审美性和观赏性。楹联和书法有机地结合,形成一门集民族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独特的楹联艺术。
一、楹联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综合艺术门类。它既是听觉艺术又是视觉艺术。它即包含楹联文学的内容,又包含楹联书法的内容。楹联文学与楹联书法是楹联艺术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楹联文学与楹联书法的关系,是血肉一体的关系,楹联文学与楹联书法都是整个楹联艺术有机体的构成部分,是灵魂与筋骨血肉的关系。
楹联文学与楹联书法的关系,如同京剧艺术的剧本文学与表演艺术一样。只有京剧剧本不能谓之完整的京剧艺术,只有与表演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称得起京剧艺术。同样,只有楹联文学——联语,而没有楹联书法的表现形式,楹联就不能谓之一门完整的楹联艺术。
在整个的楹联书法艺术当中,联语是题旨,是灵魂,是内容,书法是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同时,楹联书法又是对楹联文学——联语的深加工和再创造。
二、目前楹联艺术发展中的两种倾向
楹联文学与楹联书法的关系问题,本来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然而现在看来,又是一个不得不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从楹联诞生之日起,楹联与书法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在当前的楹联界、书法界却存在着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都割列了联语与书法的血肉关系,直接影响着楹联艺术全面、健康、正常地发展。
(一)楹联界忽视楹联书法的倾向
作为一位楹联家来讲,能编撰出好的联语就不容易了,特别是能编撰一、二副传世佳联,那将是对楹联艺术的很大贡献。如果再能提笔书写自己的联语使其成为一副名符其实的楹联艺术佳品那不是更好吗?试想一位在楹联界有相当威望的楹联家,有相当高的撰联水平,但是却不懂楹联书法,他到一个地方,人家慕名让其撰联书联,你若能将他完成好,那是件很光彩的事情。如果只会撰而不会书,那是不够完美的。现实中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二)有相当一批书写楹联的书家忽视楹联文学
也许是书法艺术这几年百花齐放,也许是书法界对楹联文学重视不够,或许是有些书家认为书法主要是形式美,书写内容与作品似乎无关……,不管是何种原因,仅就书法界书写的楹联特别是自撰联来看,确实是问题不少。就是在书协举办的楹联书法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中都有病联,甚至连评委作品中的楹联都存在问题。在一些名胜景点悬挂的楹联书法作品中,病联也时有所见,这也不能不说是楹联书法界的一个遗憾。
三、联墨合璧是楹联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高境界
纵观我国的楹联发展史,凡是历代的楹联大家,都是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们都是既能撰联又能书联的高手。如唐代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明代的赵孟頫、解缙、董其昌,清代的王铎、郑板桥、纪晓岚、何绍基、康有为等。他们的撰联水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同样,他们的书法水平也是名冠一时。所以,做为一位楹联家,必须具备撰写联语和书写联文的本领,也就是要做到联墨俱佳,联墨合璧。
楹联界要加强书法修养,书法界要提高文学水平,这是艺术发展的需要。对于楹联界来讲,要处理好楹联文学与楹联书法的关系、就应当在加强楹联文学修养的前提下,加强对楹联书法的研究。要研究楹联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要研究楹联书法与一般书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要研究楹联书法的规律和特点,要研究楹联文学与楹联书法题旨与表现的一致性,要研究楹联书法与楹联文学意境的统一性,要研究楹联书法的风格与审美等等。这都是我们研究楹联书法艺术的重要课题。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68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