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一个“联痴人”的圆梦

 2023-11-14  阅读 0

在黑龙江肇源县城内,一提起“联痴人”,就连几岁的孩子都能叫出他的名字。他就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全国优秀楹联教师张希民先生。他的绰号“联痴人”是《大庆日报》一位记者采访他,得知张希民的事迹后给起的。

张希民老师今年72岁。老家住茂兴镇农村,1961年他初中毕业后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边干活,一边学习写新闻稿件,他的语文程度好,稿件写得好,文章多次在省、地、县报刊上发表。1965年,他开始学习写作楹联。六七十年代,北方农村非常贫困,张希民兄弟6人,9口人的大家庭生活条件很艰苦。

即使是在那种环境下,张希民写作的决心丝毫不动摇,手中的笔拿起来再也没停下。他创作出很多诗联作品在省地县报刊上发表。1980年,凭他的写作能力,被抽调到黑龙江省南部引嫩工程当秘书,办《引嫩工地战报》。同时,他在民间创办了一张《沃土诗报》,沟通联系省内外作者达150多人。随着南引工程的竣工,张老师转为干部,被安排在南引管理所任秘书。2000年,在家乡古驿茂兴政府的支持下,他又创办了一个《茂兴楹联报》。当时条件很苦,都是铁笔、蜡纸、刻版油印,由张老师一人完成。2004年,张希民老师正式退休,家搬进肇源城里。在肇源文联的支持下,他在县老干部局免费开办一个老年楹联创作讲座班。如今办班已8个春秋,每周讲课雷打不动,学员众多,张希民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楹联教师。他在肇源举办过《肇源杯》《茂兴杯》两次全国楹联大赛,收获颇丰,受到县领导和群众的交口称赞。肇源林国斌老师曾写嵌名联赞张希民:

希望之行,凝志抒怀,大笔挥来云化雨;

民期之举,兴文国梦,长风舞就宇飞虹。

张希民老师讲课非常正规,有教案、有辅导、有讲义,每次讲课都给学生发放打印的内容资料,学生一周内创作的诗和楹联,张老师拿到家认真批改,下周拿到讲座班上一一点评,这样大家听得懂、学得快。张老师一生以写联为主,50多年如一日。家里的柴米油盐一概不管,全是老伴安排。张老师每天2点多钟就起床,为大家改诗、改联、上网、跟帖,把大家的诗联作品向《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等报刊投稿,常年累月,乐此不疲。这是一种文德,是精神,是境界,是热心肠使然。张老师的老同学、退休老校长张树林先生赞他一副联:

诲人不倦,热心融得如冰化;

交道以实,众友朝之若水流。

常言说,有耕耘必有收获。在张希民老师的指导下,他的不少学生,都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和联集。如陈艳华出版《紫燕诗集》,李海燕出版《芳草集》,王景发出版了《景发联集》,曾维出版了《枫叶流丹》等等。还有学生正在准备组稿。几年前就有不少人劝张老师自己出一本书,张老师一直是笑着回答:“再过几年。”其实张老师很早就有出书的愿望,为什么不出呢?一来忙,大部时间都给文友学生讲课、改稿、投稿等;二来自费出书,家庭条件有限,资金不宽裕。今年,张老师在文友邵兵同志的资助下,整理收集了一千多副楹联和诗词,并邀请黑龙江楹联家协会主席刘兴君为《张希民联稿》一书作序。张希民一生梦寐以求的杰作终于付梓了。

笔者为之赞叹一联:

一身平易,不显锋芒,痴情圆就桃符梦;

五秩辛勤,频收硕果,文苑迎来联对春。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80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