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只念过五年书的他,毛笔字写得特别扭,但是每年春节他都要兴高采烈地裁纸磨墨,自创一副对联贴在自家大门上。那些“俗不可耐”的语句,再加上歪歪扭扭的字,我们家的对联是村里人笑谈的对象,更是伙伴们取笑的对象,我多次劝他别写了,或是捧出农家历,让他在上面挑着写,可倔强的他却执迷不悟。<?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小学时,我和弟弟的身体很不好,弟弟常年生疮长疖,我长年感冒发烧,父母为此很是发愁,父亲更是担忧。那些年,父亲把希望寄托在春联里,他在春联里写:“旧年疾病跟我走愁容满面,新年健康冲我来喜上眉梢。”横批:“儿女健康”。初中时,父亲把注意力转在了我和弟弟的学习上。每年的春联,无不是关于学习的,勉励的话一大堆。记得有一年他写:“天下唯有读书高没错,跳出龙门有奔头努力。”横批:“天天向上”。
譬如有一年他写:“书中黄金堆满山,儿女知识满脑海”,横批“努力学习”。那些年,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父母早出晚归干农活,也还不能填饱肚子,我和弟弟的学费,多半都是从亲戚那里借的,但即使这样,父亲对我们的学习却从没放松,经常检查我们的功课,还买来一堆作文参考书供我们学习。那时候,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跳出农门,你们才有希望。”
高中三年,家里的春联三年都是:“父盼女成凤考上清华,母盼子成龙升入北大。”横批:“儿女成才。”看到他这副对联,我差点笑得趴在地上,父亲的志愿真大,可我和弟弟的成绩并不十分突出,哪能考上清华北大啊。但我们清楚父亲迫切希望我们能出人头地的愿望,只好一头扎进书堆里挑灯夜读,付出总是有收获的,我和弟弟虽然没能步入清华北大的门,但都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父亲逢人就说我们的成绩,得益于他那副春联。父亲哪知道,这副春联给我们的压力是多么大,每次我想要偷懒想要松懈的时候,那副春联就像一个闹钟时时提醒我:“别忘了父母的希望,他们那么劳累,究竟是为什么,你除了努力,还是努力。”
如今,我和弟弟都已经成家立业,回家的时间极少,可父亲仍旧坚持自己写春联,不过,这些年的“笔耕不辍”,让父亲写春联的水平越来越高,他不仅知道了对联要工整押韵,而且学会了写长春联,也难怪,父亲前两年建了新房,大门比原来高出许多,不贴长春联不好看,父亲这叫与时俱进。前几天,电话中我问父亲,今年的春联写了吧?他呵呵地笑起来:“小菜一碟,早写好了。”我问,写的啥,念给我听听?父亲沉默了半晌,最后说:“年少盼儿成龙盼女成凤双双飞,年老望儿回家望女回家双双归。横批:你快回来!”我的泪,倏然间涌出眼眶,我哽咽着回答:“爸,我就回来。”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03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