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柳骨
隐士门前扬五柳;
宋人手里植三槐。
“湖南对联文化传承人”唐天喜先生典故楹联作品
【注释】
隐士:指陶渊明。
五柳:指陶门前的五棵柳树。
宋人:因王祐尝为宋朝人。
三槐: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后因以三槐喻三公。泛指贤人。
幽趣风
一瓢自乐贤人趣;
四皓山居隐者幽。
【注释】
一瓢自乐:出自《史记》子曰:一箪食,一瓢饮。
四皓:指商山四皓。
唐张说《赠崔公》诗:&“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
真华贵
自古虚华如逝水;
从来富贵若浮云。
【注释】
富贵若浮云:典出《论语注琉.述而》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气象
击浪三千龙跃海;
凌云万里雁回峰。
【注释】
击浪三千、扶摇万里:语出《庄子集释》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追梦
宣尼念鲁斜阳后;
司马弹琴午梦中。
【注释】
宣尼念鲁:孔子曾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多次思念鲁国。汉元帝元年追谥他为褒成宣尼公,后称宣尼。故遂用为客旅思乡之典。
司马弹琴:司马相如弹琴求偶之典。
天长地久
名为公器何人损;
木尽天年硗地生。
【注释】
名为公器:典出《庄子.天运》:老子曰:&…&…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木尽天年:典出《庄子集释》庄子曰,昨日山中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波上舟
安世三箧无遗漏;
侠人千里不留行。
【注释】
安世三箧:典出《汉书》曰,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千里不留行:典出《庄子集释》其剑十步杀一人,一去千里,行不留住,锐快如是,宁有敌乎。
望白衣
彭泽横琴横在趣;
王弘送酒送于期。
【注释】
彭泽横琴:典出:东晋陶渊明他喜欢种植菊花,爱好喝酒,同时也喜欢弹琴。他家摆了一张没有标注符号的素琴,他边弹边说:但识琴中趣,何老弦上声。
王弘送酒:典出《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心形
白云盼友登高望;
尼甫縻匡遭险拘。
【注释】
白云盼友:语出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一《停云&·序》思亲友也。其诗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尼甫縻匡: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月圆
漆园说剑谈何易;
器满自敧取物中。
【注释】
漆园说剑:典出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整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庄子前往游说。庄子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而希望他能成为天子之剑。
器满自敧:典出《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跨越
才享篱边菊;
又观逸少鹅。
【注释】
篱边菊:出自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逸少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性爱鹅&…&…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以逸少白鹅、逸少鵞为羲之爱鹅的典实。
诗境
能见秦人玉犬;
何来汉客神仙。
【注释】
秦人玉犬,汉客:典出《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山水之乐
瓠瓜不食何游道?
王谢登临可种兰。
【注释】
瓠瓜不食:典出《论语&·阳货》曰: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王谢登临: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曰: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王指羲之,谢指谢安。
初心
三青小鸟开仙境;
五斗初心设帐田。
【注释】
三青小鸟:典出《山海经》,代表送达书信、消息的鸟,也可以说是信使,这在古诗中常常用来指爱情信使。
五斗:指五斗米典出《晋书&·陶潜传》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追逐
朝歌屠叟荷初露;
弄玉乘云梦早成。
【注释】
朝歌屠叟:语出《尉缭子武议》,太公望(姜子牙)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及遇文王,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喻未被赏识的贤德之士。
弄玉乘云:典化《列仙传拾遗》,弄玉是秦穆公之女,也被后人称之为&“玉女&”。萧史是弄玉丈夫,善于吹箫,弄玉吹箫比喻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
叹古
田畴行傅野;
楚地叹怀沙。
【注释】
傅野:借指隐逸之士。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诗: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坯。自古江湖客,冥心若死灰。
怀沙:楚辞九章中的篇名。相传为屈原投江前的绝笔。
图南
钓璜终出岫;
借箸以谋图。
【注释】
钓璜:垂钓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贤相。典出《尚书大传》卷一:周文王至磻溪,见吕望,文王拜之。
借箸:语出《汉书&·张良传》:良谒汉王。汉王方食,曰:客有为我计挠楚权者。良曰:请借前箸以筹之。张良的话的意思是借你面前的筷子来指画当时的形势。后用以指代人谋划。箸:筷子。
太极
非熊怀国梦;
养虎得心机。
【注释】
非熊:典出《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指吕尚(姜太公)。亦泛指辅助国政的贤人。
养虎:语出《史记》意思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也比喻放过敌人后给自己造成损坏。
论道
文王喻复循天道;
扬子解嘲论古今。
【注释】
文王喻复:典出《周易注疏》卷三《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三国魏&•王弼注: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
扬子解嘲:《解嘲》是扬雄于在西汉末年(公元5年)写的一首
《解嘲》立足汉代,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审视,展开纵横捭阖的评说,从中抒发了作者的愤懑之情与落拓之志。
童子功
吐凤只因诗入夜;
雕虫全赖刀回童。
【注释】
吐凤,典出《西京杂记》卷二。杨雄曾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亦作吐白凤等。
雕虫:典出《法言》。有人问扬雄年少时是不是喜欢作赋,扬雄答曰:不错,但那只是童子雕虫篆刻般的技艺,成年就不作了。后来人们便把雕虫篆刻说成是雕虫小技。
臣径
净思只欲行三径;
禁谏如何有七臣。
【注释】
三径:亦作&“三逕&”。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詡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七臣:指古代天子的七位诤臣。
宋范仲淹《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表》:&“念三圣之艰难,而成丕业;求七人之蹇諤,以补大猷。&”参见&“七人&”。
中庸之道
君逢七谔千言少;
臣欲三缄半句多。
【注释】
七谔:化用&“七人&”或&“七臣&”。
三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於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后因指言语谨慎,少说或不说话。
忧思
忧民久矣当丘祷;
望月分乎惹楚思。
【注释】
丘祷,典出《论语&·述而》。后以&“丘祷&”指祈求消灾祛病。
楚思:对故土楚地的情思,泛指乡思。
疾
即逢青鸟使;
难免伯牛灾。
【注释】
青鸟使:典出《山海经&·山经》卷二。神话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代为取食报信。后因以&“青鸟使&”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亦指神仙。
伯牛灾:典出《论语》卷三朱熹集注:&“伯牛,孔子弟子,姓冉,名耕。后诗文中以&“伯牛灾&”指不治之症。亦称&“伯牛之疾&”等。
鲤
斋室多颜巷;
庭台送伯鱼。
【注释】
颜巷:孔子弟子,指有修养、能安于贫困生活的贤才。
伯鱼: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后用作对别人儿子的美称。
蓑蓬
瑚琏重器蓑蓬下;
麟笔轻毫孔指间。
【注释】
瑚琏:用以比喻治国安邦之才。
麟笔: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故称史官之笔为&“麟笔&”。
出处不同
偃草生于德政;
盗泉出自污缝。
【注释】
偃草:语出《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道德教化见成效。
盗泉:语出《水经注》卷二十五喻恶势力,或表示不义之物。
两极分化
凤歌剌耳他人听;
鱼乐悦心己自幽。
【注释】
凤歌:语出《论语&·微子》载:孔丘到楚国去,楚狂接舆唱着&“凤兮&”之歌讽刺孔丘,走过孔丘车前。后即用&“凤歌&”指狂人之歌。
鱼乐:典出《庄子集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知乐否。后遂以&“鱼乐&”等谓鱼游水中,悠然自得。后亦以喻纵情山水,逍遥游乐。
涤心
痴者床头追蝶梦;
学人斋里去蓬心。
【注释】
蝶梦:语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后因以&“蝶梦&”喻迷离惝恍的梦境,亦指超然物外的玄想心境。
蓬心:语出《庄子&·逍遥游》蓬,草名。拳曲不直也&…&…言惠生既有蓬心,未能直达玄理。比喻知识浅薄,不能通达事理,后亦常作自喻浅。
借东风
出野之材原散木;
鹏程志士借抟风。
【注释】
散木,典出《庄子集释》原指因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后多喻天才之人或全真养性、不为世用之人。
抟风:典出《庄子集释》&“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后因称乘风捷上为&“抟风&”,后亦指旋风。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41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