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观苗族盛事 对东坡绝联

 2024-01-05  阅读 0

对联受到大众喜爱,文人墨客也常常吟诗作对,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对联佳作。历史上留下一些未能&“配对&”的例子,成为单身&“绝联&”。

相传,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曾邀好友泛舟西湖,众人觥筹交错,相谈甚欢,这时,一位侍女上前斟酒,失手将锡壶掉进西湖。苏东坡想出对联下句:&“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在场的人听后连声叫好。然而,要想对出出句,却并不容易。因为&“西湖&”、&“锡壶&”、&“惜乎&”谐音,就连苏东坡也未能对出此联。此后近千年,都没有满意的对句。因此,成了&“绝联&”。

观苗族盛事 对东坡绝联观苗族盛事 对东坡绝联

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位于大山深处,完整地保留了苗族的原生态文化,每年都会有不少节日,比如吃新节、苗年节等,而最隆重的莫过于鼓藏节。 鼓藏节每13年举行一次,每到鼓藏节的时候,苗族同胞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2022年11月,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鼓藏节。村民们摆上12道拦门酒,喜迎八方来客。鼓藏节重要内容就是杀猪祭祖,跳铜鼓舞和芦笙舞。寨子里的男女老少身着苗族盛装来到芦笙场上围成圆圈,场面盛大而热烈。苗族同胞通过歌舞庆祝过去12年获得的丰收,也预祝以后12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看到苗族妇女身着手工刺绣的盛装、头戴银饰、上插牛角样式的银角、脖子上挂着银质项圈,整个芦笙广场银光闪闪,歌声阵阵,真是一片歌舞海洋。当芦笙舞跳起的时候,衣服上的银质小铃铛,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清脆悦耳。不禁会为之震撼,也为苗族同胞热情,乐观,纯朴的性格所感染,真是盛世中的盛事啊!此时,心中忽然想起苏东坡的那句&“绝联&”,眼前这样的盛景不就是对联的一句吗?于是稍加思索,提笔直书,遂成对句:

出句: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对句:秀胜饰,庆盛事,盛事观胜饰,甚是盛事。

对句中的&“胜饰&”指的是苗族同胞华美的服饰和闪亮的银饰,而&“胜&”的另一个含义就是古时妇女的首饰,苗族妇女的银饰从古流传至今,承载着苗族同胞的历史和文化,精致而华美。&“盛事&”指的是苗族同胞过鼓藏节这一重大节日。整句下联描写的就是苗族同胞身着盛装,庆祝重大节日!其实不光是鼓藏节,每逢重大节日,苗族同胞尤其是苗族女同胞都会穿上这样的盛装举行庆祝活动,比如说春节、姑娘出嫁等。对句中的&“胜&”和&“盛&”两字,或可对调,所表达的含义不变:

出句: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对句:秀盛饰,庆胜事,胜事观盛饰,甚是胜事。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上述对联中出句发生于千年之前,对句发生于千里之外,上下联叙述的事件发生地,一曰江南,一曰西南,一在西湖,一在西江,钱塘自古繁华,文化昌盛,温婉柔美,而地处西南苗岭大山中的西江千户苗寨,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很好地保留了苗族的原生态文化。相隔千里的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却因&“联&”而联,就这样穿越千年时空,跨越千里地域而交汇相融,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熠熠生辉。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43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上一篇:题庙堂气对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