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同题敦煌莫高窟楹联

 2024-01-14  阅读 0

1

吕鹏飞 新疆乌鲁木齐

引三危雪,风起见鸣沙,断壁听禅游秘境;

开千佛刹,月升寻枯井,悬泉濯意拂轻尘。

简评:作者精研敦煌史料,写来如鱼得水。写莫高窟而不离莫高窟、不限莫高窟,这种写法既拓宽思路,又锦上添花,值得学习借鉴。作者善于将主体放入更广阔的空间,开阔了视野。三危,即敦煌三危山,三危霁雪,敦煌一景。枯井,出自敦煌二十咏,&“眢井引前程&”,眢井即枯井。&“更寻枯井处,时见白龙行。&”鸣沙、月升、悬泉均是敦煌元素,为莫高窟起到烘云托月作用。古时有悬泉置、悬泉亭、悬泉邮、悬泉驿,以南侧山中悬泉水得名,莫高窟正是其辖地。即使如此,作者紧扣主题,以听禅、秘境、千佛、濯意这些意象,将自由奔放的思绪,拉回到莫高窟的主题之中,这种收放自如的文字功底,应是厚积薄发的释放。联语流畅,环环相扣,两结起到升华联意的效果,读来令人击节赞叹。

2

张项学 河南三门峡

黄沙开胜境,痴心凿壁,诚意熔岩,宝相千尊留日月;

高窟叹神工,彩带飞天,莲台盘地,佛光万道照山河。

简评:两起开宗明义,一锤定音,精彩亮相的写法很引人注目。腰节两分句将人、物交融,神、形兼备,足见炼字功夫。四字之中,名、动、形三词各得其所,将一座寂寞的莫高窟写活。结句干脆利落,余味无穷,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宝库地位顺理成章。

3

林维金 福建泉州

万尊趺坐千年禅定,法相森森,兀立岩崖空物我;

千匠精雕万里名扬,人文熠熠,久经岁月证沧桑。

简评:联作从&“佛&”和&“匠&”两条线,共同演绎了莫高窟的深邃内涵。佛尊法相,匠塑人文,佛以匠留形,匠以佛扬名。莫高窟高深莫测,依赖的是佛与匠的功德。这种化繁为简的写联方法,亦有其特色。两结句&“空物我&”、&“证沧桑&”有韵味。

4

张 颖 河北石家庄

揽烟霞霭霭,问宇内洞天何在,看卧石倚云,两千年星火绵延,始信飞仙酬万物;

伴钟磬悠悠,欣人间西竺犹存,且焚香洗钵,七百处佛龛供奉,诚祈法雨护苍生。

简评:以朦胧起句,渐渐拉开帷幕,&“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以为声&”,效苏东坡《前赤壁赋》句意境,是个有益的尝试。渐次再问、再看、再喜悦,再探秘,把莫高窟文章做足。叠词、数词、领字用得恰到好处,读来有行云流水之感。

5

严席文 广东梅州

是谁把石窟镶金,长使游人瞻壁画;

有我来敦煌礼佛,但将善果种心田。

简评:上下联一问一答,虽答非所问,却切中要害。正如散文精彩处在&“形散神不散&”一样,此联也以形散神不散作为特色,值得学习借鉴。联作当含蓄,话已完而韵未尽。上联将问题抛给读者,让人联想到莫高窟悠久的历史,精湛的艺术,奇特的遭遇,比把话说完更有魅力。下联把&“我&”放入其中,虽只我,也当感染他人,当你游完莫高窟,并非只是到此一游,是不是接受了一番心灵的洗礼呢?&“种心田&”三字,赋予联作深刻的意义。

6

金光瑜 黑龙大庆

莫高估外域洋神,珠峰一现泰山小;

应重视中国文化,崖洞久藏北斗明。

简评:联语朴素无华,然别开生面。以奇取胜是其特色,这种写联方法值得学习借鉴。将中外对比,虽无意贬低外国文化(只莫高估而已),然文化自信油然而生。当我们见识了莫高窟后,犹如有某山归来不看岳,某岳归来不看山之感,莫高窟的文化价值不言自明,作者颇有不写而写之笔意。&“一现&”、&“久藏&”二词传神。

7

吴金城 天津河北

大漠矗高窟,千佛万画,舞地飞天,一把琵琶竞反弹,问旷世奇葩何处有;

外贼勾内鬼,万卷千车,劫珍窃宝,数国馆舍开赃展,叹诸多精品几时归?

(新声)

简评:运用反对的手法,增强联作感染力,是此联特色。记得有人评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摄手法,先把姑娘如何漂亮可爱文章作足,再以战场上香消玉殒为结局,激起观众共鸣。对仗当以反对为上,看来是有道理的。前四句着力铺陈,结句设问,引起读者思考,既为优秀的艺术文化骄傲,也为国宝遭窃而愤恨。马蹄韵运用纯熟,韵律感强。

8

李家桥 湖北武汉

斯处舒千年魅力,任彩塑炫灵光,壁画绕慈云,亦真亦幻,一窟图腾传故事;

何时集四海神功,看禅根盘大漠,佛堂藏秘洞,乃善乃诚,万尊福佑赐苍生。

简评:上起一&“舒&”,精彩亮相,下起一&“集&”,疑云自消。虽开门见山,亦引出妙句联珠。上联落在实处,下联落在虚处,一实一虚相得益彰,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的世界,亦看到了一个精神的世界。对联有此魅力,耐读耐思。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57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