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动心忍性反求诸己
下联:深思没察薄责于人
对联【动心忍性反求诸己 深思没察薄责于人】书法集字作品欣赏
《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赵岐 注:“所以惊动其心,坚忍其性,使不违仁。”后多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四书·中庸》:“即如处患难,便该要动心忍性。” 茅盾 《追求》二:“为什么遇到自身上的小小阻碍就不能动心忍性?”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 instead of sb. else] 求:寻求。诸:&“之于&”的合音。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而不责怪别人
发而不中,则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礼记》
[think deeply about] 认真思考,深入考虑
深思熟虑
(1).用低标准来要求。《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2).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而自 建隆 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明史·徐阶传》:“故圣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俄邻子以执奸自首,既薄责逐释讫;而妇兄 马彪 素健讼,具词控妹冤。”
(3).簿责。根据文书所列的罪状来诘责审理。 宋 范仲淹 《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序:“公於部中择其挟贵人势力,州县不敢动者一二家,薄责于庭,众皆大惧。”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奉旨将掌厂值日内臣 贺尧年 、监督主事 蔡宸恩 下狱薄责之。”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76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