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画本纷披来野意;
下联:文辞古怪亦天真。
(清-何绍基《集字联》)
对联【画本纷披来野意; 文辞古怪亦天真。】书法集字作品欣赏
(1).绘画的范本。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明 杨慎 《杜诗入画》:“ 杜 诗‘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画本可作。”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自然应该研究 欧洲 名家的作品,但也更注意于 中国 旧书上的绣像和画本。”
(2).泛指画册。 明 张宁 《方洲杂言》:“先朝西域贡马,高九尺餘,颈与身等,昂举若凤。余见今京师人家,多存画本。” 清 梁章鉅 《楹联丛话》卷四:“画本纷披来野意,文辞古怪亦天真。”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月蚀》:“小孩子们听说要到海边,他们的欢喜真比得了一本新买的画本时还要加倍。”
(3).指画幅后面的衬纸。 清 陆时化 《书画说铃》十五:“ 张守中 桃花山鸟,名画也。《销夏録》载之……同郡一宦,每过其店,輒誉是画。黠者因至藏画家,説以画本日久,浆退纸縐,卷舒必为害,须加薄浆,直而藏之,可无恙。”
(4).在文书上签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太宰揖吏科》:“若五部则遵往例,赴各科画本,不敢异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太宰揖吏科》:“闻部堂之至各科,科臣垂帘居内,部臣向内揖,科臣帘内答之。画本毕,再揖而行,两人不相面也。”
[be mixed and disorderly;scattered] 杂乱而散散落落
纷披草树,散乱烟霞。&—&—庾信《枯树赋》
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1).山野意趣。 唐 皎然 《题周谏别业》诗:“昂cang1一1独鹤闲心远,寂歷秋花野意多。” 宋 王安石 《王浮梁太丞之听讼轩有水禽三巢于竹林之上恬而自得邑人作诗以美之因次元韵》:“野意肯从威令至,旧巢犹有主人知。”
(2).指乡村风味的食品。 明 袁宏道 《食笋时方正月》诗:“凭将野意酬君子,饱食西窗读《楚辞》。”《红楼梦》第三九回:“ 贾母 又笑道:‘我纔听见 凤哥儿 説,你带了好些瓜菜来……’ 刘老老 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
(1).言词动听的辞令。《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晋 为伯, 郑 入 陈 ,非文辞不为功。”《战国策·秦策一》:“繁称文辞,天下不治。”《韩诗外传》卷十:“故使者必矜文辞,喻诚信,明气志,解结申屈,然后可使也。”
(2).亦作“ 文词 ”。文章。《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 由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可概见,何哉?”《史记·儒林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 申公 对,默然。”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文辞超卓,四座嘆之。” 宋 司马光 《贤良策问》:“国家比下詔书,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岂特以学问之富贵为贤良,文辞之丽为方正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 节性 ( 王符 )、 公理 ( 仲长统 )虽文辞斐然,然止于政论。”
(1) [strange;peculiar]∶稀奇怪异
一种古怪的美
(2) [odd;eccentric]∶奇怪。指明显地异乎寻常,偏离一般,非正常
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西湖漫笔》
(1) [nature;freedom]∶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
(2) [innocent;naive;artless]∶引申为单纯、朴实、幼稚;头脑简单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岁的小孩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92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