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对联:突兀一楼下临无地 汪洋千顷文如其人

 2024-02-25  阅读 0

对联全文

上联:突兀一楼下临无地
下联:汪洋千顷文如其人

对联备注:

(无锡太湖:杨千里题飞云阁)

参考注释

突兀

(1) [abrupt]∶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towering;lofty]∶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对联:突兀一楼下临无地 汪洋千顷文如其人对联:突兀一楼下临无地 汪洋千顷文如其人

突兀的山石

(3) [sudden]∶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unexpected]∶出乎意料

下临

下对;下视。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齐 王巾 《头陁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唐 杜甫 《寄董卿嘉荣》诗:“下临千仞雪,却背五绳桥。”

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

(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高下临,见地若无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临着苦海,真是上彻重霄,下临无地。”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若乃统体必善,缀赏无地;虽 楚 赵 羣才, 汉 魏 众作,曾何足云!”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授臣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者,宠命自天,战越无地。”《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 读罢书,欢喜无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感激至于无地。”

汪洋

(1) [a vast expanse of water;boundless]∶形容水势浩大,宽广无边

(2) [broadminded]∶形容人的气度宽宏或文章气势磅礴

千顷

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罄此一樽酒,如对千顷汪。”

文如其人

[the writing mirrors the writer;style is an index of the mind;the style is the man himself] 形容某人的文章的风格与其人的品性、脾气类似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93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