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对联:铁骨铮铮壮怀激烈志讴三江流水 丹心耿耿与国同仇魂击两岸青松

 2024-03-10  阅读 0

对联全文

上联:铁骨铮铮壮怀激烈志讴三江流水
下联:丹心耿耿与国同仇魂击两岸青松

对联备注:

(柳倩题宜宾赵一曼纪念馆,位于宜宾东郊翠屏山)

参考注释

铁骨铮铮

指人有骨气,刚正坚贞。出众的人才,有钢铁般的意志。

【示 例】方志敏烈士~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学习。

【用 法】作谓语、定语;指有正义感

壮怀

豪壮的胸怀。 唐 韩愈 《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明 张煌言 《海上》诗之一:“浩气填胸星月冷,壮怀裂髮鬼神愁。” 清 龚自珍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诗:“三十年华四牡騑,每谈宦辙壮怀飞。”

激烈

(1) [intense]

(2) 剧烈

激烈争辩

(3) 声音高亢激昂;激越

激烈的演说

三江

(1).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 、 钱塘江 、 浦阳江 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为三江。《书·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 、 娄江 、 东江 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为三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 天台 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元 方回 《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龚自珍 《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作祀议一篇质户部户部属檃括其指为韵语以谐之》:“《尚书》有今文,隻义餽贫送,四辨餽《尧典》,三江餽《禹贡》。”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杨慎 《嘉州刘介川进士母寿诗》:“三江化作长春酒,戯綵恒斟 爱日亭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内水 沱江 也。”

(3).指 广东 境内的 西江 、 北江 、 东江 。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手挽三江尽北流,寇氛难洗 越 人羞。”

(4).指 鸭绿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 鸭緑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称三江,其源在 长白山 顶。”

流水

(1) [running water]∶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turnover in business]∶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in hurry]∶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丹心

(1) [a loyal heart]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耿耿

(1) [be troubled]∶心中挂怀,烦躁不安的样子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楚辞&·屈原&·远游》

耿耿于怀

(2) [bright;shining]∶明亮;显著;鲜明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谢眺《夜发新林至京邑》

(3) [dedicated]∶诚信守节的样子

忠心耿耿为祖国

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汉&· 刘向《九叹&·惜贤》

与国

盟国;友邦。《管子·八观》:“与国不恃其亲,而敌国不畏其彊。”《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曰:‘ 田假 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相与交善为与国,党与也。”《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四年》:“ 汉 主使羣臣会议,或以 蜀 之与 吴 ,本为与国,宜可奔 吴 。” 邹韬奋 《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他们终不能认清敌与友的区分,把任何国家都看作‘与国’,结果是得不到一个‘与国’!”

同仇

(1).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初, 鲁肃 尝劝 孙权 以 曹操 尚存,宜且抚辑 关羽 ,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吾义不与贼俱生,孰能与我同仇者乎?” zhou1-11~1来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审问毕,回至看守所,五同志齐唱《国际歌》,以赋同仇,直影响了全所。”

(2).指共同赴敌者。 zhu1一1德 《出太行》诗:“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宋书·刘钟传》:“ 循 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茅盾 《子夜》一:“现在沿这 苏州河 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青松

[pine] 青翠的松树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305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