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混成妙觉非有非无太极图中藏本相
下联:元始灵机至虚至实鸿濛窍里见真空
(兰州:悟元子题金元观混元殿,又名雷坛,位于袖川门外)
(1).浑然一体,自然生成。《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王弼 注:“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 汉 班固 《幽通赋》:“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梁书·沉约传》:“回余眸於艮域,覿高馆於兹岭。虽混成以无跡,寔遗训之可秉。” 清 姚鼐 《暑怀》诗:“混成故无尾,象帝詎有先。”
(2).混合而成。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观夫 丘明 受经立传,广包诸国,盖当时有《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篇,遂乃聚而编之,混成一録。” 曹禺 《雷雨》第四幕:“外面人声嘈乱,哭声,叫声,混成一片。”
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三藏法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妙觉常圆,什门上首。”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法名不觉本无性,佛名妙觉觉法性。”
旧时用以说明宇宙现象的图。有两种:一种是以圆形的图像表示阴阳对立面的统一体,圆形外周附以八卦方位,道教常用以作标志。另一种为 宋 周敦颐 据《易·繫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诸语,取道家象数之说而画的,代表 宋 代理学对于世界形成,万物终始的一种看法。
(1).内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人嗜粥,故中藏实。”
(2).指内心情感或腹中才学。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比兴互陈,反覆唱叹,而中藏之懽愉惨戚,隐跃欲传。”《歧路灯》第十一回:“﹝ 侯冠玉 ﹞説了一会话,大约语言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3).喻诗文内容。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格局》:“予谓文字之新奇在中藏,不在外貌。”
(4).中藏府的省称。
本来面目,原形。《朱子语类》卷七六:“贞是常恁地,便是他本相如此。” 清 李渔 《意中缘·送行》:“这规模看来,倒儼然像个男子,祇怕你那小脚儿跨不得大步,要露出本相来。”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都须褫其华衮,示人本相。”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现在颁发了土地证,富农的狰狞面目,又露了本相。”
(1).起始。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式观元始,眇覿玄风。”《隋书·律历志中》:“四象既陈,八卦成列,此乃造文之元始,创历之厥初者歟?” 明 何景明 《冬至》诗:“圣人谨元始,君子履攸终。”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文字肇兴之日,歌咏先导其流。坟典已无篇牘,里巷犹闻謡谚,此章句之元始也。”
(2).犹言始祖。《弘明集·正诬论》:“佛故 文子 之祖宗,众圣之元始也。”
(1) [clear;intelligent]∶机灵;机警
若论灵机,大不似从前活变了。&—&—《红楼梦》
(2) [excellent method;good mothed]∶好主意;好办法
灵机一动
(1).谓心中不着一物。《管子·心术上》:“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
(2).极虚无的境界。《文子·精诚》:“若夫圣人之游也,即动乎至虚,游心乎太无,驰於方外,行於无门,听於无声,视於无形,不拘於世,不繫於俗。” 晋 应贞 《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行捨其华,言去其辩,游心至虚,同规易简。”
见“ 鸿蒙 ”。
(1) [vacuum]
(2) 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的空间
真空封装罐
(3) 指没有气体或气体极少的空间
(4) [void]∶借指不存在某种事物的领域
军事力量真空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307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