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登临仿佛上孤山度亭外箫声可有神仙来放鹤
下联:游赏分明来胜地觅水中鞭影更无豪杰肯骑驴
(兰州:张子京题螺亭)
[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as if;be alike;be similar;be more or less same] 好像;似乎
犹仿佛其若梦从者。&—&—《汉书&·扬雄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陈涉之称 项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进了童话世界
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 林逋 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 孤山处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鹤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林逋 隐居 杭州 孤山 ,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 宋 林逋 《宿姑苏净惠大师院》诗:“ 孤山 猿鸟 西湖 上,懒对寒灯咏《式微》。”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 孤山 好林馆,丹碧隐青涟。” 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1) [supernatural being]∶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immortal]∶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junket] 游历、欣赏
他们在江南游赏湖光山色
(1) [clearly]∶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plainly]∶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clearly demarcated]∶清楚地划开界限
[famous scenic spot] 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避暑胜地
(1).马鞭的影子。《景德传灯录·天台丰干禅师》:“外道礼拜云:‘善哉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外道去已。 阿难 问佛云:‘外道以何所证而言得入。’佛云:‘如世间良马,见鞭影而行。’” 宋 陆游 《村居》诗:“生憎快马随鞭影,寧作痴人记剑痕。” 金 元好问 《怀益之兄》诗:“鞭影惊疲马,鐘声急暮禽。”
(2).借指鞭策自己的事物。 宋 杨亿 《<景德传灯录>序》:“机缘交激,若拄于箭锋;智藏发光,旁资于鞭影。” 宋 苏轼 《静常斋记》:“既以是为吾号,又以是为吾室,则有名之累,吾何所逃。然亦趋寂之指南,而求道之鞭影乎。”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诗之五:“传闻智勇人,伤心自鞭影。”
(1) [person of outstanding talent;hero]∶才智勇力出众的人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2) 又
三老豪杰皆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安然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人中豪杰
(3) [despotic gentry]∶倚仗权势横行一方的人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307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