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下联: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
(武汉:李渔题老子祠,在武昌宝通寺内,祀道家李耳)
(1) [land;whole China under heaven]∶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among people;on society]∶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all over the world;whole people]∶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rule;domination]∶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nature;between heaven and earth]∶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停留;留待。《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选懦之恩,知非国典,且復须留。” 李贤 注:“《东观记》‘须留’作‘宿留’。” 唐 杜甫 《留花门》诗:“ 花门 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1) [just a few;one or two]∶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a little]∶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a few]∶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one by one]∶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first-class;best-quality] 质量高;最好
上好的烟叶
谓佛所宣扬的教义。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凡出家人,所以异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经所明,信是佛説。”《新五代史·周世宗纪赞》:“吾闻佛説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其所惜哉?”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之一:“禪心一任蛾眉妒,佛説原来怨是亲。”
(1) [a very clever remark]∶精妙的言论
愿闻妙论
(2) [an intriguing opinion]∶美妙的理论(多含讥讽意)
令人费解的妙论
[self-respect;self-esteem;proper pride] 自我尊重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309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