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早就喜欢对联却知之甚少,只知道最后一个字仄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平声的是下联。走在街上看见许多商家门前对联,有不少把上下联贴反了。看来懂对联的人真不多。我奢望有一天能自己编联,春节时贴到自家和亲朋好友家门上。听说老年大学要开楹联课非常高兴,赶紧报了名。第一个学期赵老师讲的是楹联基础知识,原来楹联学问如此博大精深。课堂上听懂了,可课下用起来还是云遮雾罩,稀里糊涂。<?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第二学期主要讲评我们自己写的对联,看来班里还真是藏龙卧虎,大有能人。比如最近一节课武文宝老师讲评《廊坊联苑》杂志出的三副联,就很叫好:
出句:雾海云山收眼底;
对句:蓝天碧水揽怀中。
出句:蝶扑镜里花;
对句:猴挽湖中月。
出句:目如秋水一潭碧;对句:发似银丝两鬓荣。
武老师说这三副联对得既工整、又有艺术性、思想性,我真是佩服至极自愧不如,也深感自己文化底蕴太浅。武老师讲评中提到:第二联出句中第二字“扑”字在古韵中是仄声字,第四字“里”也是仄声,《联律通则》规定,这里“扑”字只能按新声对待,所以此联是用新声韵。通过讲评我记住了同一联中旧声和新声不能混用,我也记住了单句中平仄不交替称为失替,上下联句中相同位置的词性不相同称为失对。这样讲评结合效果非常好。
更为欣喜的是这学期开学,我们有幸聆听市楹联学会创始人、原会长赵世吉老先生给我们讲了三节课,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楹联班得到市楹联学会支持,老师多、教学活,学员们听课可带劲呢,各位老师呕心沥血诲人不倦,很让人感动。我一定会珍惜机会努力学习,为弘扬中华楹联尽力。最后试撰联一副与学友共勉:
老骥新征,伏枥犹存千里志:
苍鹰亮翅,御风更上九重天。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68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