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对联是有节制的艺术

 2023-11-05  阅读 0

对联是有节制的艺术,这句话抓住了对联的特点。应该说,任何一门艺术都可以说是有节制的艺术,但相比较而言,对联的节制性更强烈些,更典型些。

节制,按词典解释,是指限制、控制,可引申解释为节度、法制,即严整有规律,掌握一定的限度。对联艺术的节制,主要是针对对联的创作来说的,它要求作者根据对联的性质、特点、要求,在艺术性上,把握适度、掌握限度、具有节度,做到恰如其分的限制、管制、控制。《文心雕龙议对》在谈这种文体时说周爰咨谋,是谓为议。议之言宜,审事宜也。《易》之《节卦》: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周书》曰议事以制,政乃弗迷。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译过来:周代的祖先和豳人商讨,就是所谓是讲求适宜,研究怎样合于事理的。《周易节卦》的象辞说:君子节制礼仪,使之有定,议论德行,使之适宜。《尚书周官》中说:办事必须根据古义加以评议,政事才不迷乱。可见以控制得当为贵,这是儒家经典的精神。把这里的议贵节制套用成联贵节制也是合适的。以控制得当为贵,同样以控制得当为贵。

可以看出之所以要节制,是它的内容、用处以至来源所需要和规定的。对联要节制,同样道理,是对联的性质、特点、要求所需的,是对联的格律、形制、规制以及约定俗成的经验所制约的。创作对联的过程,就是解决写给谁、派什么用场、写什么式样的东西、怎样写、写出来后怎样制作这些问题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所呈现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对联的特点和特征,充分反映了联贵节制的道理。例如,为一家企业拟制春联,写给单位,春节用在大门,中短联,最好切近单位情况,用书法写于红宣纸,那么这幅春联节制点需在:适当表达春节喜兴、有些文采、字数不能过多、便于制作贴挂。对联作品的适用性、实用性、使用性,它兼具语言艺术、实用艺术、静态艺术和民间艺术、装饰艺术的特性,使它具有区别于诗词曲赋的节制性。

对联的特质,就是它的特殊规定性,简单说来,即它的特点。展开一点,所谓对联的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对联的特点,从形式方面说,主要有两行体、平仄和对仗,从内容方面说,主要是因制宜,表现多样,实虚结合。由它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它的独特风格、风趣、风致、风味。之所以讲对联的特质,是因为对联的节制性是由它的特质决定的。特质是节制的标尺,用它来衡量对联的节制程度是否合适。

围绕对联的特质谈谈对联的节制性。

写作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对照起来,对联写作表达方式不专属其中一种,它将这五种融合起来,兼而用之。这里就出现节制问题了。有的对联写作者,多用抒情,加之艺术表达把握欠缺,结果联作大词、水词多,抽象名词多,常显得空飘,虚过实乏。对联,不可像诗词那样倾重于抒情,起码对联不是以抒情为主的。如果把五种表达方式排序的话,倾向于这个顺序:议论、描写、抒情、记叙、说明。总觉得这样说还是表述不清对联写作表达方式的节制性,不如换个说法:对联着眼于意,境,象,趣,美选取表达方法。意排在第一位,表意需要议论、描写、抒情结合起来表达,意往往间接表现,需要境,象,趣,美来配合表达,如立象以尽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情与境会”“境与意会”“境生于象外,还有性灵生趣,趣即美感,美重在意。

对联作品重在炼意,并不是要求突出议论。这里的意是和情感连在一起的,并不是空泛的议论、多用理语即概念性的语言。理语不可入诗中,诗境不可出理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沈德潜《清诗别裁凡例》)这里所引用的尽管说的是诗,但同样适于对联。正如刘勰所概括: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象、情、理在同一想象过程中融为一体,构成生动的审美形象,产生特殊的审美感受和认识。由于对的节制不好,文革及其靠近文革前后的对联创作反映出的一个突出毛病就是套话、空话、时鲜话、政治话用得过多。196511月出版的《农村新春联》,大多是以政治挂帅;为革命种田”“关心集体利益;不忘阶级斗争一类的标语口号式对联198012月出版的《农村常用对联》,情况有所改变,但还有一些做技术革新能手;当增产节约标兵一类直白的近于鼓动标语式的联作。

从对联的特殊规定性出发,常常提到的是节制点还有精炼、讲究对称、多用修辞等。人们在作联时常常在这些方面忽略节制,比如修饰过度,过于拘泥,拉长篇幅,忽视格律。网上见过一副有感访美联:访盛顿,利益凝,妙语西图,共促环球生态美;诱豪商,习奥密,高风联大,双增友谊国家兴,该联在修饰上没有合理节制,把华盛顿缩略成盛顿,把西雅图缩略成西图辟史境,拓志域,平生徵典册,三学宏开迁固笔;籍萧山,诞杭垣,壮岁旅京华,百年最是津沽缘。这是一副忆念学界前辈的文章里引用的一副联,上联各分句尾收于仄,下联收于平,全平对全仄,忽视了多分句联句脚平仄应有变化的规则。从枪林弹雨中爬来,丰功卓著;在生死离别里站起,伟绩长辉。这是一副赞颂抗联老战士的联,把丰功伟绩互补并列式成语拆开用作对仗,造成局部合掌,不精炼。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1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