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龚联寿教授上世纪90年代访学复旦期间,与导师贾植芳教授、师母任敏先生在一起。壁间中堂系伍蠡甫教授绘赠;对幅为贾先生八秩华诞时,周斌武教授书写、龚联寿撰贺的集句联:
倔强犹昔,不易行,不傲物;
沈吟至今,无伐善,无施劳。
“近些年来,已出版的几种大型联书,都是按内容与类别编撰的,尚未出现文人联的大型专集。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对文人联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系统的收集、整理、考订,尤其不重视对作者生平的考察和介绍,这就影响了研究对联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了对联史的整理与编写,影响了对作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析。”
“当然,这些文人联散布面广泛,既有载之文集、杂着的,也有见诸各类生活场合的。搜集、整理工作本身,同样是一个繁巨的劳动过程。对于作者,对于题吟赠挽对象,对于写作背景,都得一一详加考订著录,非短期内可以奏效。仅就人物而言,其中固然有青史留名、口碑载道的历史人物,更有名不见经传,难于查考的小角色。又因为每副对联的背后,都有段历史因由,甚至是一则缠绵悱恻或悲壮热烈的故事。这就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这其中不仅有丰富的密集型的历史信息,也使读者对某些历史人物的才学、人品,多了许多见识。可见,编著者在这些努力成果的背后,更有无数的辛劳与奔走。从保存这一特殊的文体而言,这部书已基本完成了著录文献史料的任务,其中缺失不明之处,当有待于今后的继续寻觅与查找,但从现在它所具有的宏大规模与气势来说,已使人感到惊喜与钦敬。”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80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