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腊月,父亲便打来电话:ldquo;春联还是等你回来写吧,要是忙的话,你就写好邮回来。rdquo;
写春联,大概是从我小学五六年级开始的。当时,春联价贵,去县城买也不方便。所以,大多数人家都是自己写,讲究一点的人家都请村里有些学识的ldquo;书法家rdquo;写。爷爷是村里有名的剃头师傅,剃头店里贴着不同字体的春联,都是ldquo;书法家rdquo;送的,爷爷常常对我说,他小时候上私塾练字,笔上搁铜钱掉下来打手心的事,希望我多写字,将来做文化人,吃ldquo;文化饭rdquo;。
考上县城省重点初中的那一年,腊月二十八,爷爷的剃头店里满是人。好些顾客拿着裁好的红纸、墨汁,递支烟给爷爷,说道:ldquo;老赵师傅,你家孙子写字不错,让他给我家写个对子,可好?rdquo;ldquo;好,只不过他还是伢子,还在练呢!rdquo;爷爷停下手里的剃头刀,接过烟笑着说。
晚饭后,我开始忙着写春联。农村春联贴得多,有门的地方都要贴,大门、卧室门、厨房门,甚至猪圈门都要贴。除了春联,还要写ldquo;福rdquo;ldquo;风调雨顺rdquo;ldquo;恭喜发财rdquo;等吉利的字。不一会儿,地上、凳上、桌上、水缸上都晾上了春联,灯光下格外显眼。
我最在乎的还是剃头店的春联,这里人来人往,看的人最多,写什么呢?ldquo;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rdquo;这是最好不过了。爷爷是扬州人,靠一把剃头刀在泰州兴化落脚、开枝散叶,这无疑是最好的招牌。不知何时,屋子里站了好几个人,抬头一看,ldquo;书法家rdquo;也在一旁,脖子上围着理发的大襟子,和爷爷正看着地上的春联。
ldquo;你的字很流畅,能写个楷书吗?rdquo;他说。我没吭声,用颜体写了一个大大的ldquo;福rdquo;字,但我的手忽然有些抖,笔也不听使唤,字哆哆嗦嗦的。ldquo;我也来写副春联吧!rdquo;他拿起笔,蘸点墨,又蘸点水,凝神片刻,笔墨流动,ldquo;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rdquo;字是魏碑体的,刚劲有力,如同人理了发一样,格外精神。ldquo;要想跑,先学走,跟剃头一样,要练好基本功。rdquo;这是爷爷的话,我低着头,脸有点红,没有回答。好在,我的任务完成了。
大年初一,剃头店门上的春联不是ldquo;书法家rdquo;的,而是我的。听到路人的评论,我有点惭愧,又有点骄傲。我暗暗下定决心:来年我一定要写一副方方正正的楷书春联,贴在爷爷的大门上。
三十多年过去了,写春联的少了,贴春联的倒多了,但印在红纸上的春联,端正、大方,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此刻,我提起笔,蘸饱墨,写了一副ldquo;和气致能一家祥瑞,书声足起万里风云rdquo;的春联给父亲,也给我自己。闻着那股墨香,把祝福和心愿写在喜庆的纸上,这样的春联,这样的过年,味道更浓。
(作者: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委宣传部 赵建国)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02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