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我曾放棹平湖秋水苏堤频看月
下联:孰料垂竿故里春风柳浪亦闻莺
(兰州:王烜著题烟水寻盟)
乘船,行船。 清 龚自珍 《己刻杂诗》之一二二:“六朝古黛梦中横,无福 秦淮 放棹行。” 郁达夫 《游金马仑之作》诗:“三年放棹 西溪 梦,忽见芦花似梦中。”
草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水苏》:“此草似苏而好生水旁,故名水苏。其叶辛香,可以煮鸡,故有龙脑、香苏、鸡苏诸名。” 清 曹寅 《十八日天池纳凉》诗:“小摘水苏消午热,卧乘残月到吾庐。”
垂钓。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乘此终萧散,垂竿深涧底。” 唐 韩愈 《独钓》诗之一:“ 侯 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清 孙枝蔚 《善哉行》:“河冰三尺,枉用垂竿。”
[home village;native place] 旧时的门巷故居。指故乡,老家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唐&· 李中《送人南游》
(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1).形容柳枝随风摆动的起伏之状。 明 高启 《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屠》诗:“雨后春波柳浪香,布帆归缓怕斜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绛妃》:“吐虹丝於碧落,乃敢因月成阑;翻柳浪於青郊,谬説为花寄信。” 许杰 《惨雾》上:“柳林长满了绿叶,直遮蔽了远山的山巅,与苍碧的青天相接,相离不远的隔岸的 环溪村 ,已埋没在柳浪之中,找不到一个屋角了。”
(2). 唐 王维 辋川别墅 中的胜景之一。《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别墅在 輞川 ,地奇胜,有 华子冈 、 欹湖 、 竹里馆 、 柳浪 、 茱萸沜 、 辛夷坞 ,与 裴迪 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307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