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羡高年精神矍铄花甲重添二十载
下联:居上寿齿德俱尊松年永享八千秋
(1) [the aged]∶上了年纪的人
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然则于乡里先耆文,奉高年,古之道也。&—&—《汉书&·武帝纪》
(2) [old]∶年老岁数大(高年道士)
(3) [old]∶经过许多年(高年陈酿)
(1) [spirit;mind]∶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essence]∶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vigour]∶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lively]∶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will]∶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hale and hearty] 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矍铄哉,是翁也。&—&—《后汉书&·马援传》
精神矍铄
(1) [a cycle of sixty years;sixty years of age]∶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
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计有功《唐诗纪事》
年逾花甲
(2) [times;days;years]∶年月;时代
(3) [age]∶年纪;年岁
(1) [longevity]∶旧指高寿
(2) [congradulate sb. on his birthday]∶向人敬酒,祝颂长寿
奉觞上寿
(1).《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后用“齿德”指年龄与德行。 宋 魏了翁 《古今考》:“满千钱者升之堂上,不则退之堂下,惟商财贿,毋问齿德。” 明 许自昌 《水浒记·投胶》:“一方保正,喜今日共推,齿德皆尊。”
(2).年高德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锺馗图》:“予视先生犹大父行,而先生不以齿德自居。” 清 方苞 《万季野墓表》:“惟余不与,而 季野 独降齿德而与余交。”
(3).指年高德劭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桓 命於邻党中,招二三齿德来。”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岁月久远
(3) [birthday]∶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308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