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海撷珍:古“君子亭”对联渊源(潘玉)
周敦颐,宋代著名理学家。其《爱莲说》脍炙人口,历代传诵不衰。因此,以《爱莲说》展开的景点也应运而生,如周敦颐任职过郴州的“爱莲公园”,桂阳(属郴州)有“爱莲池”,永州亦有“爱莲池”。
其实,周敦颐著《爱莲说》的地方在湖南邵州。宋治平四年(1067),周敦颐以永州通判摄事邵州,熙宁四年(1071)升迁郴州知军,在邵州为官四年,其间,“在邵州(今湖南邵阳市)衙门东北隅辟地种莲,方广十余丈,与江水通盈涸,砌石为墙,环植垂柳,池中莲花,幽而不实,亦不藕,开并蒂花”、“爱莲池千叶莲,周子所植,叠瓣重楼,尤为异种”,这是《宝庆府志》及《湖南乡土地理志》中的描述。《古今图书集成》中《方舆汇编·职方典·宝庆府古迹考》也有记载:“爱莲池,宋周敦颐先生观莲处,在邵州著《爱莲说》”。这些都是历代史籍的记载。
绍熙五年(1194)潘焘在邵州“爱莲池”附近建“濂溪堂”,教授士子。嘉定三年(1210)邵州知州傅传菘清理爱莲池於泥,在池上建多拱小桥,在通往资水长堤一端建小亭,名“君子亭”。明代隆庆进士、编修张元忭奉使武冈,游宝庆府(明代已改为宝庆府)爱莲池,作诗云:“古郡荒池上,东风资水边。弦歌曾几日,俎豆自千年。色借亭前草,香分池上莲。甘棠还有渡,遗泽共流传。”至清代,乾隆进士、江南道监察御史钱沣(南园)在“君子亭”题联:“人同心,心同理,数语遂成定说;美斯爱,爱斯传,千年犹见高风”,引用《爱莲说》作联,富含哲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