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品:
红 叶在创作技法上:
上下联两起句,用“风、草、木、云、蒹葭”等物象,加上“萧萧、淡淡”叠词及“衰、白”对品词,营造、烘托出了环境氛围。
接着各自两个起衬托(或者说铺垫)作用的自对句在“看、问、借、依”领起下,靠丰满的意象,对得工整,句子唯美、浪漫,衬托恰当且语句凝练,“借一叶题诗,依层林炼句”尤好。须说明的是上联对应句中的“未来”,是没有到来意思,这里指梅花尚未开放,不能理解为时间概念,和前边的“已老”在词性和结构上是相对的。
再接下来,在前文基础上,用了对比突出的三字领“惟有我,再同君”又带出各自两自对句:“梳妆万壑,打扮千畴;南岭骋怀,北梁游目”,用语大气、潇洒、奔放。
结尾以“臻浪漫,赋逍遥”戛然而止,干净利落,却把回味留给了读者。
总体感觉全联意象鲜活、生动、丰满;意境创设豪放、悠广、大气;对联技法娴熟、多样;动词运用动感强烈、有力度;节奏明快、气脉畅达;上下联各有侧重但形对意联。
在思想内容上:
结合他人观点及本人拙见认为:诗言志,文达意,联传神。
方老师此联是传神的,表现在不仅仅歌颂、赞美了在风萧萧草木衰环境下和桃容已老、梅魄未来之时,惟有红叶把万壑千畴梳妆打扮,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品格的高贵。更主要的是将“自我”融入其中,在蒹葭白时借一叶题诗,依层林炼句,同君南岭骋怀,北梁游目,赋以逍遥。此岂不是借景舒情、借物言志,借红叶传自我心神乎?此时,红叶与我,我与红叶,形神融合,物我两忘矣!亦或许:我就是红叶,红叶就是我耶!
改动后的联:
只是把”桃容”,改成“秾桃”;把“梅魄”,改成“疏影”了。
秾桃:艳美的桃花。
疏影:疏朗的影子,实际是个典故,也指梅花,姜夔(宋)有《暗香》《疏影》词,用以指梅花的。
改动后要好于之前,增加了典故又避开了直白,使内涵更加丰富、厚重了。
方先生这种精益求精的“推敲”精神,为我树立了榜样。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69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