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孟奇:江城不该忘却的一副楹联

 2023-11-03  阅读 0


吉林江城北山的旷观亭,是1913年在海拔269.8米的北山西峰顶上建的一层八角八柱攒尖顶亭。西北面所悬“旷亭”二字为吉林三杰之一的宋小濂所书。南面所悬“旷观亭”三字匾,为天津书法家华士奎所书。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后经两次拆除两次重建,今成为“吉林平安钟楼”,内悬挂一座重达36.5吨的“平安钟”。旷观亭改建为平安钟楼,我们便只能在老照片上,看到它的形象。亭上曾有楹联:

登高远望,四面云山,千家烟树;

  长啸临风,一川星月,万里江天。

消失的旷观亭,终将会被人们淡忘,与之相关的楹联也将慢慢被淡忘。

但令人高兴的是由中国楹联学会编写的《联律通则导读》选用了这副联。现仔细研究此联,与大家共赏。

其一,此联意境高远,情景交融。

北山虽然海拔不算高,可站在西峰之上凭栏远眺,江城胜景尽收眼底,左青龙—龙潭山;右白虎—小白山;前朱雀——朱雀山;后玄武——玄天岭四山环绕;松花江东流北折,烟波浩渺。俯瞰全城,高楼幢幢,鳞次栉比,林荫道路,蛛丝有序。山光水色,不愧旷观之。“四面云山”,言四周山之高。“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这里亦指炊烟,这是过去生活写照,多年前家家用柴火做饭,炊烟袅袅,如树林立。现在家家用上煤气和天然气,没有了“烟树”。上联写“登高远望”所见之景,展现了一幅“云山”吐翠、“烟树”含青的充满生机的水墨画。“长啸”,大声呼叫,人们奋力登上高山之巅,常会大声呼喊,吸纳新鲜空气,宣泄心中的兴奋或不快。“临风”,迎风、当风。“江天”,多指江河上的广阔空际,松花江蜿蜒穿过吉林市,“江天”也是实景。下联写“长啸临风”所抒之情,心中弹拨出一支“星月”灿烂、“江天”浩渺的令人沉醉的浪漫曲。作者通过“登高”、“长啸”,将人们置身于奇妙的意境之内,并将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的壮丽景色,与心旷神怡之感融于画面之中,意象优美,营造出“旷观”之胸意。

其二,写作手法高妙,独树一帜。

《联律通则》第二章传统对格第七条: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解释“交股对”:指两对词语在上下联不同语法位置上交错互对的格式。在“联语示例”中举此联为例,“登高”与“临风”交错相对,“远望”与“长啸”交错相对。随着《联律通则导读》一书的广泛流传,这副对联联也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吉林北山”也将会使更多人知晓。所以,江城不应忘记,北山更不应该忘记。

遗憾的是此联的作者还未确定,有的书上说,是王漱石撰写,有的书上说是吉林三杰之一成多禄先生撰写,还有的人说是华士奎先生撰写。《江城楹联选》记载“此联撰于1913年”。查了多本书,问过不少人,都不能说出准确出处。在这里也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教,为我们提供详细确凿的历史资料,找出此联的真正作者。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0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