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姚伟明:探寻名联来龙去脉

 2023-11-03  阅读 0


  《南方周末》刊登《李嘉诚——孤独是他的能量》文章,其中写道:“李嘉诚办公室最惹眼的,是清代名将左宗棠题于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段文字显然有两个问题:第一,这是楹联而不是诗句。文体结构、用处都是楹联形式,似乎还没有人说过这是诗句。第二,此联是左宗棠所题存疑,在此稍加论证。<?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左宗棠生于1812年,卒于1885年,而无锡梅园建于1912年,挂那副对联的“诵豳堂”更是在1916年才建,此时左宗棠已过世了31年,怎么可能题联给无锡梅园呢?佐证一:荣宗敬的儿子,荣德胜的侄子荣鸿庆2013910日,在《江南晚报》发表《我的父亲荣宗敬》一文,说道:“梅园诵豳堂悬挂对联,是清朝咸丰年间浙江人沈兆霖在1852年为静香斋所写。诵豳堂建成后,家叔把它制成板联挂在厅内。这副联其实正是父亲和家叔毕生追求和践履,激励我们以前辈为榜样,将它作为行事与处世准则。”荣德胜生于1875年,卒于1952年。佐证二:无锡梅园“诵豳堂”所挂楹联落款:咸丰五年嘉平中澣,钱塘沈兆霖书于静香斋。时间地点非常清楚。沈兆霖,18011862年,杭州人,曾任吏部侍郎,军机大臣、陕甘总督等。佐证三:陕西三原明都城隍庙也挂着这副联,同样是隶书但没有落款。其中无锡下联的“宽”字,在此处是“阔”字。推断此处挂联比梅园要早,因为三原明都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其规模宏大建筑精细,在国内城隍庙中首屈一指,600年来香火一直很旺,到了清代名望更大。左宗棠和沈兆霖都曾做过陕甘总督,所以两人都有可能在建梅园之前,题这副对联于三原城隍庙。

  三原城隍庙挂的这副对联应该也不是最早题写的。无锡梅园对联落款:咸丰五年(1855年)书于静香斋。(荣鸿庆说是1852年)而在咸丰二年1852年,沈兆霖刚任礼部侍郎,督学江西学政,还没去过陕西。左宗棠也就是在咸丰二年1852年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加入清军抗击太平天国,当然也没去过陕西。按落款这副联最初题于静香斋比较可靠。那么这个静香斋在哪里呢?清时有个宫廷画家万上遴,17391813年,江西分宜人。他曾为同朝做官,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的翁方纲,画过一幅《谷园书屋图》。翁方纲在这个画上题记云:“江西学使廨应事之後东为友善堂,凡五楹,昔吴荆山先生题曰德有邻堂者也……其西五楹曰静香斋,其前曰蓬鹤轩。”由此可见,清代江西学使廨确有个静香斋。另外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8辑《陈清端公文选》,序为周煌写,落款有:乾隆乙酉仲秋涪陵周煌书於豫章試院之静香斋。周煌17141785年,任翰林院编修19年。陈清端公,陈瑸任过湖南巡抚、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职。这个佐证也说明清代江西试院(学使廨)有个静香斋。沈兆霖在咸丰二年(1852)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常驻江西试院(学使廨),给静香斋写对联应该是没有悬念的。

  那么到底这副楹联是左宗棠所写还是沈兆霖所写,按手头资料无法定论。2011年江苏楹联研究会编辑出版的《江苏楹联集成》,把这副联作者标成:沈兆霖。2012年中国楹联学会出版的《清联三百副》,标明作者左宗棠。还有人说要看李嘉诚办公室对联的落款,倘若落款是左宗棠书,那就可能是沈兆霖撰写。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0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