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张兴贵的楹联之路

 2023-11-04  阅读 0

2015年1月17日,临县教体局干部张兴贵受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文化讲堂》栏目邀请,参与拍摄了长达45分钟的《保护春联传统习俗》节目录制。近日,笔者采访了这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楹联界奇人。在他家,我们看到了一副自勉联:
随意遣闲情,聊将墨韵书香,留于陋室,采风散步寻蹊径;
捻须求好字,且任文心笔趣,滤尽浮尘,击键题联慕古贤。

“联”如其人,张兴贵的楹联人生是潇洒而精彩的。截至目前,他在国内征联活动中获奖204次;多次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征联赛事中出任评委,三次担任央视春联征集评委;2011年获得联都论坛第一个“对子王”称号;2011年起连续四年获得《中华楹联报》“十佳攻擂手”称号;2014年以来,其作品多次在央视和《党建》杂志播出和刊登;他创作的《高原集韵》在《中国楹联报》连载;多副对联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晋祠龙山、云丘山、义居寺、碛口风景名胜区等山西省名胜古迹悬挂。

辛酸励志的“对联情结” 2011年春节,张兴贵写了一副对联:
耕读传家,土香总伴书香远;
子孙立业,仁道常因孝道宽。

横批:力振家声

张兴贵亲口讲述了关于这副对联的故事和饱含的深情。“我爷爷很穷,也不识字。求人写一幅春联,早去不好,迟来不巧,常遭人奚落,有一年,爷爷用酒盅在红纸上盖了几个黑圆圈权当春联。还是遭到一些人污言恶语的攻击,这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是十分深刻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兴贵考上了师范。于是,每到过年,他常常帮不识字的乡亲们写对联。2010年,还不是十分熟悉对联格律的张兴贵,参加了由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方留聚先生主持的一个擂台赛——技巧联应对。许多对联高手望而生畏,张兴贵却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敢参赛并且获得了季军。从此,张兴贵与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

勤奋刻苦的“对联印刷机”一身瘦骨,两道横眉,秉承父母精神,何曾嫌窘况,惟因耿介成生性;
几件布衣,数间陋室,享受阴晴雨露,岂肯易初心,独以辛甘远俗尘。


张兴贵以此勉励自己:
坚守清贫,不改本色,
以字为伴,以文为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五年来,每年元旦张兴贵都要确定本年度的自由创作集子名,加小序,砥砺自己。他熟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从国学文化中汲取养分。五年来他没有一天不写联,他坚守“细节雕刻精品”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幅楹联。2012年,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风景区约他题写对联,他连续四次打破原来的思路,直到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2013年,他受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委托,为山西题写一副长联,花了两周时间,反复修改,创作了一副长达384字的《联咏山西》,该联于2013年5月参加了由中国楹联学会在太原举办的“美丽中国、东南西北八省市联墨展”。
2014年11月底,他接受了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交给的给对联地方志创作对联的任务,11月25日那天,一天给四川30个县(市)各写了一副县联。 2013年4月,联都论坛有83位联友为他写了生日贺联,他用两天时间全部回赠,从此,他被联都论坛联友誉为“对联印刷机”。在注重对联创作的同时,张兴贵还坚持理论研究,目前,近10万字的二十多篇楹联论文分别在各省市楹联报刊发表。

自成一家的楹联风格上下五千年逐梦,瞭望云河,一朝信步而行,北斗星光辉百族;
纵横八万里巡天,遨游玉宇,九域飞歌以庆,东方乐曲响全球。

这是张兴贵给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题的联,此联曾被我国著名的朗诵家郑健康朗诵过并在全国楹联界引起轰动。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联都论坛站长陈丽荣女士预言:张兴贵,必将是未来中国楹联界一颗耀眼的新星。2013年8月,运城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运城市“联坛十杰”何沁学先生在《运城楹联》杂志撰文,总结张兴贵的对联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即:
一是思路开阔,豪放大气。如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题的联。
二是对仗工稳、格律严谨。如题故宫联:
明月叩宫门,欲谏忠言,再难闻传诏旨;
清风游帝阙,遍寻故友,都已是退朝人。

三是雅俗共赏,长短结合。如谐趣自画像联:
天赐夸张嘴脸,排比骨头,反复胡须,通感肌肤藏曲笔;
独钟对偶婆姨,谐音子女,顶真岁月,双关翰墨著回文。

诗被誉为语言中的语言,而楹联,无疑是语言中的极致,堪称“语言的芭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妙趣义理无穷,远离浮世繁华的张兴贵在传统文化领域中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以“呼吸皆成平仄韵,读思只爱古今联”的风雅诠释自己的人生,何不令人生羡钦敬。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0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