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司城——土家族楹联文化标志性工程
河北张北周国卿
前些日子,我有幸参观了恩施土司城,其独特的景观,尤其是无处不在的楹联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恩施土司城,又称墨冲楼,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西北,郊旗峰大道96号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占地面积300亩,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是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
恩施土司城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这里建有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艺术。位于民族文化区中心的土家族“九进堂”,将土家族传统的民居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月台、戏楼等融为一体,亭榭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赏心悦目,雕花门窗原始古朴,集土家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于大成。尤其是随处可见的独特文化符号——楹联的广泛运用,更使这一文化标志性工程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土司制度是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管理体制。土司对朝廷纳贡称臣,朝廷对土司实行册封。土司土地不入朝廷版图,人口不入朝廷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实际是地方的土皇帝。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450余年。“改土归流”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废除土司世袭制,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设立府县、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加强中央对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门楼两侧镌刻着两行大字:
天下无双景;
华中第一城。
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右侧墙上三幅壁画,除中间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外,右边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称之为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左边一幅的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那是土家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背面名曰“墨冲楼”,两边联曰:
飞阁清霄且焕青山千亩地;
危楼映日又开绿野一重天。
再往上就是土家族十分崇拜的先祖廪君殿,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气势巍峨。“廪君殿”匾额下左右联曰:
白虎雄风昭后世;
盐神美韵悟前因。
二进“慎终追远”匾下联曰:
五姓结盟斩棘披荆扬伟业;
千秋共仰历精更始著风流。
紧傍殿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谓之“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廪君祠”是祭祀土家族先祖“禀君”的祠堂,祠上高悬“祖德长昭”牌匾,下边是“廪君祠”三个大字,两边联曰:
铁剑定元昆名标岁月;
土船排巨浪勋积山川。
祠内廪君像旁有联:
命争泥船水长千峰绿;
魂化白虎山高万年威。
“德济殿”供奉着当时被廪君一箭射落熬盐济世的盐阳女神,联赞曰:
泽及山川此日朝堂追远;
情连桑梓何时环佩归来。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崇尚的廪君,还有段十分神奇而动人的传说。相传廪君是生活在长阳武洛钟离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因胸怀大志、武艺高强被推举为头领,统领五姓巴人沿古称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开疆拓土。途中经过叫盐阳地方,盐阳有位专司熬盐济世的女神,爱慕巴务相超凡豪雄,以身相许要与巴务相结为夫妻,并劝巴务相留居盐阳,不让离去。巴务相挽弓搭箭,将化为飞虫的女神射落,天开明朗。巴务相便继续率巴人前行,直到古称夷城的恩施地方,巴务相觉得夷城地方广阔,便留住下来,建立了巴国。巴人由此便从以渔猎为生的原始落后生活方式转为了较先进的农耕生活。巴务相心愿已了,便坐化升天,死后化为白虎。众巴人为缅怀巴务相功德,建廪君祠立像祭祀,同时也感女神熬盐济世之恩,便也塑女神像陪于廪君之侧,称巴务相为廪君,称女神为德济娘娘,春秋饷祭,四时烟火不绝。从此,廪君即成了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
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九进堂,也就是道地的一座土司皇城。
土司王府九进堂,门楼两侧两尊白虎像分列左右,中为“龙凤呈祥”深浮石雕,门上匾额写着“九进堂”,两边崖雕为土家族尊奉的四大天神。门前有一大型校场,也称射圃,是土司兵丁操防习武的地方,除置有一般刀枪剑戟外,还设有赤脚攀登的苗族刀梯、箭垛(靶)、桑木弓、爬竿和练习膂力的石磨、石锁等。
“九进堂”匾额下正门两侧写着红色楹联:
清江连九派;
白虎踞千秋。
进入后有个天井并雕有祥鹤,在此见到很大一面“土家鼓王”,正对正门有联曰:
堂升九进楼衔月;
门峙双尊虎啸风。
二进为“戏楼”,上有“曲尽妙理”的牌坊,定时有土家歌舞表演。三进堂为“看楼”,戏楼主要是族内德高望重者或长者看戏或议事的地方,看楼上有联:
登百尺高楼赏巴山岁月;
唱千年俚曲演夷水春秋。
通过三进堂后,进入称做“摆手堂”的四进堂,此堂按“天圆地方”来设计,屋顶三层圆形象征天,下方两层方形象征地,这是土家族特有的建筑。前面广场是土家族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祭祖的娱乐场所,可趁祭祖空档跳起摆手舞。门上悬“什用殿”三个篆字,两旁联曰:
察近知遥寓才扵德;
适时慎务图善以仁。
内堂匾额“仁民爱物”,背靠白虎,前置书案,两旁书联曰:
集思阐妙理;
开悟策良谋。
往后走,第五进有逸园联:
驰笔抚琴寻妙趣;
虚衷御物育清操。
瑞蔼华堂联:
鉴古明今养一身正气扵心底;
匡民劝稼唤四面清风入画图。
上第六进“和亲纳贤”匾下,联曰:
积玉堆金华堂蔼瑞;
戒奢崇俭仁里生辉。
禄粟千钟虽颗粒应知民苦;
身心三省岂须臾敢负国恩。
人间好事忠和孝;
天下良图读与耕。
旁边五块浮雕栩栩如生,分别是:
五谷节:古历正月初五为五谷菩萨生日,这天忌吃新鲜饭,禁动土,以待五谷丰收。
射虫日:古历惊蛰前夜,农人用石灰在地面上一张弓三支箭,意谓射杀禾苗害虫,以保收成。
敬秧母神:农人平整秧田后,即用纸钱和人发、竹篾制成秧母神插於田埂,再以酒、饭和刀头(一方腊肉)供祭之。祭毕,即由十整秧田的农人分食。在开秧田门时,亦如斯祭之。
牛王节:古历四月十八日为牛王生日。斯日,耕牛不下田耕作,还给牛披红挂绿,喂以上等食料,并让儿童唱童谣:世人要我说根由,畜中苦者是耕牛,春夏秋冬下苦力,四时耕作望丰收。
土地节:古历二月初二日为土地节。民谚云:土地公公打把伞,荞麦豌豆光杆杆,土地公公晒流汗,一把荞麦打一石。
这里到处都有楹联的踪迹,如:
学融今古才方敏;
思入风云气自华。
宝塔连珠清江泻玉;
高山来凤古洞腾龙。等等。
九进堂,顾名思义就是一座九重递进的建筑,显示着这座宅院主人的强大权力,他就是当地的统治者土司所住的地方。这里不仅是土司的家,又是土司统治这一地区行使权力的地方。恩施土司城是来恩施旅游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因为它是恩施的人文景观,是恩施的精神殿堂。那里有巴人祖先为后人留下的荣光。恩施土司城向世人展示着巴文化的魅力,也展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这正是:
清江东去经千秋卷石推沙问四面青山山外云霞何处是汉疆巴界;
白虎西还历百代披荆斩棘笑一湾碧水水中星月斯间有土寨王城。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1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