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吴岳联萃》后记

 2023-11-13  阅读 0

  好不容易完成了《吴岳联萃》资料整理,在即将付梓之前,要说的话似乎很多很多。一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有做母亲的喜悦,也有新生命降临的阵痛,还有对孕育过程无数艰辛的回忆,更有对未来美好的无限憧憬。《吴岳联萃》的资料,最早应该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虽然很少,但却是学联足迹的印记。大多数资料,是2000年以后的,一直汇集到2020年年底。这个过程说短暂也很漫长。而且这期间,还遭遇过两次优盘损坏,一次手机误清,资料丢失的窘况。在加上数次搬家,一些报刊书籍,无端丢失。所以,一些资料搜集、整理起来,很是艰难。尽最大努力地找寻回一些,无法找回的,只能留有遗憾了。《吴岳联萃》的书名有两重含义:一是全国五大镇山之一的西镇,号称吴山,在西虢遗封的陈仓区。未名五岳前,被称为吴岳。古时为皇家祭祀规制,声势浩大,影响深远。不才为本地土著,私下里沾一下家山的光,这个是必须的。二是德高望重、义薄云天的泰伯,据说奔吴前在吴山待过一段时间。所以吴山自然而然地成了吴姓人家的祖山。每年都有无数的吴姓后裔,亲到吴山,追寻前贤,纪念先祖,激励后昆。不才忝列吴姓,混迹其中,沾沾祖山的灵气,这个也是必须的。许多师友建议出一个精选,但我的本意是,把多年来积累的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这样好保存,也不怕再散失。故名之曰《吴岳联萃》。

全书收入原创对联4760多副,论文随笔50余篇。联友文友评论10篇。具体架构,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联作荟萃。包含获奖、点评、节庆、庆吊、山水、人物、时事、杂题、宗教、情理、应邀、谐趣、酬唱、应征共十四编。这个分类也不是很科学,但是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只能勉为其难了。从标题看,还是比较明朗的。这里要重点说一下点评编、应邀编和酬唱编。

点评编是联友对拙作的赏析和评介。这部分资料大多数来自近几年在中华楹联、陈仓联苑、联都、联斋、雾霜雪和运河联声等群同题获奖作品、征联大赛获奖作品以及《佳联三百副》入选作品。很少一部分感悟联是邀请联友点评的。有如蒋有泉、刘太品、方留聚会长等这样巨擘大腕,也有如卜用可、杨晓雁、赵秀敏等联坛的行家里手。这些名字耳熟能详却从未谋面的师友,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点评中激励不失公允,指瑕一针见血,着实让人受益匪浅。故而专列一编,以示尊重和感激之情。

应邀编基本是受邀按要求的订制作品。虽说是义务劳动,但笔者还是很尽心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能力有限,但态度绝对端正。部分作品被悬挂使用,也有部分作品没了下文,命运如何不得而知。特别是牌楼等一些显要位置的对联,往往是约稿的人,说了不算。辛辛苦苦写出的作品泥牛入海,当然见怪不怪了。《名贤集》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的这个心态,就是从写应邀联中修炼出来的。

酬唱编是日报悬联、联都临屏、头条圈子、网络对碰、论坛唱和、诗联大会、周末相逢等各处对句的总和。之所以把它也分编入书,是因为这是我自己学联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前几天,还在一个群里看到联都网剑客站长说,老一辈联家学联起先都是从对句开始的,笔者深以为然。网络对对碰、周末喜相逢、诗联大会是我大概在新千年后在一个叫“人到中年”的论坛,玩出的结果。那时也没有微信,大多是在论坛发帖,大家跟帖完成。后来有了聊天室,论坛的精英就在对联雅座的聊天室组织诗联大会或周末喜相逢。每次都邀请高手出题,十比左右的出句,然后临屏创作,现场应对,定时完成。人数之多、热情之高、参与之广,煞是奇观。到第二天,就有人专门把活动的所有作品整理出来,发到论坛,欣赏、学习、指瑕。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最好的历练。所以这部分内容也没有舍弃,保留了下来。

第二部分是联话杂谈。包括以探索为主的联论闲话,以征联为主的联赛综述,以随笔为主的联苑杂谈,以学习心得为主的联书评介,以成联点评为主的联花鉴赏,以民间传说为主的联苑故事和以有关备忘为主的联程记忆。包括有关创建及个人值得保存的资料。最后一部分附录是联友的评论和贺诗贺联。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每一分编的内容,笔者还拟写了各分编七言联一副,以期达到简介栏目、提纲挈领的作用。袁寅章、万宇忠、康金鸿、郑存才、石侃之、孙振刚、赵亚明、张宝文、刘绍波、卢伟、杨天成、陈浩平、黄建铭、翟功印、任昱虎、张金田、龙春生、胡广勤、刘博祥、肖淑娟、曹锦占等二十多位著名书法家挥毫泼墨,点石成金,更使拙作超凡脱俗,锦上添花。附录借用了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书写的清代孙星衍的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和王夏祥先生书写的唐代牟融的诗句“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书法作品各一幅,以提升此章内容,在此一并挚谢。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先生,陕西青年书协副主席、宝鸡书协副主席、陈仓区书协主席符浩先生题写了书名。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三门峡楹联学会会长方留聚先生,陕西省楹联学会顾问、宝鸡市楹联学会会长蒙卫军先生撰写了序言;北京卫戍区政治委员、少将、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委员会主任、著名书画家孙本胜将军,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华夏诗联书画院院长王庆新先生,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书协名誉主席康庄先生,中书协会员、陕西省书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宝鸡市书协主席李晔先生,陕西书协会员、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城镇环资委主任、宝鸡市楹联学会第二届会长强文先生,陕西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兴平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张维社先生等师友为拙作题写了贺联,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和激励,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距离我担任执行主编,完成《中国对联集成·宝鸡卷·陈仓分卷》的马年(2014年)已过去六个多年头了。今年恰好是牛年。俗话说“牛马年,广收田。”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我的拙作在牛年付梓,也正应和了这句俗语。

我自幼生活在赤沙镇一个小山村的庄户人家,父母都是目不识丁、老实巴交的农民。上无根痕,下无人脉。从来没有奢望过能在文学的圈子里混出个名堂。爱上楹联纯属偶然,况且楹联还被误为是雕虫小技,入不了大雅之堂。不过能借此记人记事,抒发性情,自得其乐,与人共乐,享受欢乐,也不失诗意人生,读书意趣。记得好多年前就读过契诃夫的名言:“在写作方面得有勇气才行。狗有大小,可是小狗不应当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灰意懒。大狗和小狗都得叫,就用上帝给他们的声音叫好了。”大师尚且如此,我等更不能心灰意懒。在楹联的圈里一混就是四十年,这其中的艰辛与欢乐,“一般情意味,料得少人知。”许许多多从未谋面的师友,给予了我无尽的精神力量。市学会蒙卫军会长和一班人,从策划到书法作品联系,耗费了不少心力。他们才是我不懈努力,完成这部习作的动力所在。在此让我为所有师友深鞠一躬,表达我深深的感念。

感谢著名画家千佛散人刘安祥先生对于此书的倾情策划与精心设计,使图书结构更趋完美。

感谢上海徐玉基、黑龙江孙福奎、河北张秀娟以及陕西李振宇、赵小平、罗昱开、张峰青等老师的精彩评论,为此书增光添彩。

感谢我的本家兄长、著名作家吴万哲先生、陈仓区老科协秘书长王广田先生在百忙之中,惠赐佳作,关爱有加,令人没齿难忘。

感谢我的本家兄弟、著名史志专家、宝鸡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吴正茂先生、市楹联学会秘书长强小林先生为此所做的一切,特别是文字的校正与勘误。

感谢中书协会员、宝鸡书协主席团成员孙振刚先生提供他的篆刻原图,为封底锦上添花。

感谢珍爱百年视觉摄影总经理郭馨孺女士无偿为我拍摄了个人形象照,为本书增色不少。

感谢眉县诗联学会会长吕岩先生和我的老乡、同事赵晓岩先生多次拍摄平阳湖景区牌楼楹联、石鼓山廊桥楹联,补足了相关图片资料。

感谢中华楹联群、宝鸡市楹联学会群鼎力相助,专门组织了此书付梓贺诗贺联征集,全国200多名联友热情支持,撰写了230余副(首)诗联作品。成全了精彩纷呈的“四海飞鸿”一章,令笔者欢欣鼓舞!

同时也感谢我的家人,给予了我时间、财力、精力和精神的宽容和支持,得以使拙作顺利付梓。

感谢宝鸡世纪彩虹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小红女士的鼎力相助,感谢排版人员的用心设计和生产部的精良印制,才使本书圆满收官。

小小一本书,要感谢的人真的很多很多!

方会长和蒙会长的序言情真意切,以联人之心,惜联人之情,令人异常感动。他们执意要在我名字的后面加上“老师”两个字,真叫人诚惶诚恐。于公于私,面对二位,我感觉都担待不起。然二位领导、师友却非坚持不可。更令人仰视其为人为学之道。亦只好作为自我鞭策的得失之镜了!

我是个十分理想的完美主义者,无论做什么事都力求尽善尽美。面对自己的书本,更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生怕留了缺憾,贻笑大方。但还是不能保证作品无有疏漏。因为资料涉及时间长,有部分资料是2008年中国楹联学会颁布实施《联律通则》之前的。个别作品或对句(包括出句)偶有出律的,自以为既往不咎,未能一一作出订正。这一点还望各位师友海涵!

人常说: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楹联是学问,也是艺术。几十年的孜孜不倦,仍感到未识庐山真面目。远远没有登堂入室,充其量还是个痴心的爱好者。以故唯有更加勤勉,才能有所进步。刘太品老师在《2019年度对联精选》前言中说:“抱一些敬畏和情怀”,“世界再污浊,文学应该还是圣洁的,文学创作就是要在污浊中开出圣洁的花来,使人远远看一眼,就能滋生出抵抗污浊的勇气。写作者是应该存着这点敬畏之心的。”此话一语中的。让我的“敬畏和情怀”更加坚定和深广。唯其如此,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家国,不负良心。

贾平凹老师说过:“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热;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娱。”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真是这样。“炼就诚心同鼎重,养成清气共梅香。”散散乱乱地写下如许文字,算是对此书乃至自己四十年联程风雨的一个总结回顾。以此为跋,与关心支持我的师友共勉。如有不妥,敬请原囿。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80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