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常慕竹林隐 雅句每同泉水清
-《林泉逸客诗联选》序
蒙卫军
红祥兄于知天命之年,把多年倾尽心血创作的诗词歌赋联,汇集成册予以出版刊印,这是宝鸡诗联界的一件盛事、喜事,值得祝贺!其实于他,于朋友,于读者,他早该出作品集了。不过,现在也为时不晚。
我和红祥兄认识已十多年了。记得大概是2006年,宝鸡市楹联学会和新冠森建材市场举办了一次征联活动,红祥兄获得了优秀奖。颁奖那天我因在单位上班,没有参加大会。容绍老参加了颁奖大会,回来后高兴地给我介绍了在获奖作者中比较年轻的张红祥老师。取得联系后,我才知道他当时是陈仓区县功高中的语文教师。加入市楹联学会后,他创作热情高涨,并积极在其所在学校组建楹联诗词学会。2010年元月7日,“陈仓区县功高中楹联诗词学会”成为宝鸡市首家校级楹联组织,这一创举必将载入宝鸡楹联史。后来因学校合并,他来到了位于虢镇的陈仓高中工作。我们工作单位距离近了,交流的机会更多了。同时,他把楹联工作也拓展到了新单位。在陈仓高中,他在市楹联学会的支持下,为学校建立楹联书法长廊、举办征联、成立楹联兴趣小组、编楹联教材等等。2011年12月30日,“陈仓高中诗词楹联学会”成立,陈仓高中被市楹联学会命名为“宝鸡市楹联教育基地”。2012年7月,为了培养联坛新人,我安排他带领陈仓高中两名学生参加了在山东省荣成市成山镇西霞口村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活动。在2014年9月召开的市楹联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陈仓高中被省楹联学会命名为“陕西省楹联教育基地”。这些校园楹联活动及取得的成绩后面,是他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坚忍不拔的劲头。这其中有被人误解甚至嘲讽,但他仍能不惧风雨,抱定初心,不断前行。2022年5月,他被宝鸡市楹联学会授予“宝鸡联坛十杰”荣誉称号。
在紧张的教学之余,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对联。我之前也曾读过红祥兄的作品,但仅是一鳞半爪。这次算是比较集中、系统的阅读学习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从内容上来看,一是寄情山水,写意抒怀。因他喜欢户外运动,走遍了宝鸡附近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总能惹得他兴致勃发,佳作连连。到外地旅游,触景生情,每每有奇思妙想,赋于笔端。如《独行溪谷》《北京纪行》《黄家坪》《秋登清凉山》《向阳川放牧人》《代拟李太白仙游太白山》《秦岭赋》《华山赋》《郿坞采风七章》等等。二是辅助教学,别开生面。窃以为,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是应该略懂一些诗词对联格律及创作方面的知识的,因为这语文教学和考试都是极有裨益的。这一点,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教育工作是他的职业,他热爱本职,乐群敬业,勤勉有加,以丰富的教育学经验和对学生的满腔赤诚,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他的诗词联赋中,相当数量的作品写的是同学情、师生情、教育情,写的是他的从业历程,写的是他的教育情结,如《陈仓高中校歌》《乙未年正月大学同学宝鸡小聚》《偕师生参观我校学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学校领导为余等六人亲送盆花生庆生》《五月二十三日学校晨会》《患白血病学生贾娜及其家长为我校赠送锦旗》《辅导学生参加汉字听写比赛感赋》及《校园咏花诗》等等。三是业余爱好,枝繁叶茂。他写诗在先,因有作诗的底子,步入联坛之后,进步很快。这本集子选有他的联作约1000副,大致反映了他创作由最初的生涩到现在的老练的过程。其中的“应征联”和“杂题联”,大多是围绕联坛活动创作的,有不少联作获奖。特别是在参加“风云杯”第五届大中华区域对联擂台赛中,愈战愈勇。在与全国高手的角逐中,创作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成为擂赛主力选手。
他的诗作,从小处着手,紧密联系生活,写景致,写教育,写人生,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孟子曰:“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诉求和心灵皈依,不如说是一种生命自觉和文化承续。正因为红祥兄对家乡、对祖国的山河、对生命、对职业倾注了无尽的爱,由小我升华到了大我,其中的家国情怀才会跃然纸上,成为他自觉的文化传承。他大部分作品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切人、切地、切事、切情、切景,简要说就是切题。例如他题护士节“工作莫容轻,岂不闻三分诊治,七分护理,以爱心送暖,甘为绿叶行仁道;精神洵可敬,尽都是一个誓言,万个英雄,在节日放歌,共看白衣灿夏花。”通过提炼、嵌入与护士相关的元素,直奔主题,为护士画像准确而生动。又如题端午“怀一腔孤愤幽愁投水,引角黍纷来,萦岸歌哭悲楚客;看万户艾枝蒲叶悬门,更龙舟竞渡,喧天锣鼓振民魂。”孤愤、角黍、楚客、艾枝、蒲叶、龙舟等词语,让人立即进入到端午节的深厚氛围之中。此联只能是端午专用,而不可移作他处。再如,读到此联“平分秋色,有丹桂金菊,花同春好;共醉良宵,纵天南海北,心与月圆。”大家都可以看出是写中秋节的。如果把联语当作谜面,那么谜底就是标题了,从“谜面”很快到想到“谜底”,表明作品是多么的切题!如此等等,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赘述了。在艺术形式上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是他作品的又一特点。举凡起承转合、对仗、平仄、节奏、句式、上下联的关联,直至修辞等,他都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这充分说明,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文学艺术发自内心的敬畏,也是他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的结果。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钻研是进步的阶梯,勤奋是成功的舟楫。他耽于爱好,乐于探索,勤于创作,方能登堂入室。作品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趋于炉火纯青之境。在这方面,相信行家里手会一目了然的,无需多述。
综观红祥兄的作品,成就斐然,当然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作为多年相知相交的老朋友,我为他在诗联艺术上取得的成绩而欣喜,也深受鼓舞,期待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壬寅夏于欣苦室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80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