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同题凤翔东湖楹联

 2024-01-15  阅读 0

综述:&“东坡处处有西湖&”,实则不仅有西湖,也有东湖。凤翔东湖夙为陕西名胜,1997年我曾去游览,对喜雨亭、苏公祠、凌虚台印象较深,曾抄下苏公祠大门清代凤翔知府白维德联语:&“道学寓风流,当时舜评奇才,一代文章高北宋;宦游同石隐,此日人怀旧德,百年笠履寄东湖。&”当时园内楹联极少,如此人文胜迹无楹联点睛,甚为遗憾。宝鸡楹联学会举办&“凤翔东湖&”同题作联,可以说是一个有益补充。山水可以怡情,山水可以寄情。风景联贵在有寄托,借吟咏山水抒发炽热的感情和人生的寄托。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名山胜水,不同的人由于出身、阅历、处境、心态不同,会有种种不同的复杂感受,或激情升腾,飘飘欲仙;或豁然开朗,心境超脱;或忧国伤时,心潮澎湃;或顾影自怜,喟然叹息。切忌一味铺排,从景到景,有景无情。

1

苏公喜雨,左公喜柳,千古情深,忧乐系民还系国;

荷映凤池,竹映凤楼,四时景美,湖山如画又如诗。

(蒙卫军)

点评】上联写人,下联写景,列举得当,脉络分明,两结句铿锵有力,&“忧乐系民还系国&”堪为联眼。

3

洗砚亭前,欲向东坡寻妙笔;

稻花香里,惟斟西凤忆箫声。

(杨权宪)

点评】上联借笔构思新颖,下联斟西凤酒带出吹箫引凤典故。突出两个点,不及其余,也是一种传统写法。

5

宦辙遍西东,自初仕即开襟抱,喜雨关情,思治忧心,胜境每来寻赤子;

湖光多变化,幸依然不辍弦歌,春风一览,断桥宛在,浮生何必濯沧浪。

(张红祥)

点评】上联追踪东湖的灵魂人物苏轼的经历和作为,下联描绘东湖沧桑变化美丽风景,并以孟子沧浪典故衬托东湖。&“一览&”,看一眼,数词&“一&”未对应。

8

湖水犹绿,谁来湖上赋新诗?自子瞻去后,芳草葱茏,流风此域重文笔;

柳丝更长,我立柳边寻旧雨,恍左帅行经,阵云激荡,遗韵西疆听马嘶。

(蒲朝阳)

点评】在描绘东湖美景中,上联述苏东坡与他的美妙诗文,下联述左宗棠和左公柳。思今接古,情景交融。

29

凭栏看古柳波光,最相宜春燕衔泥,芙蓉争艳;

依石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周风喜雨,苏子情怀。

(强小林)

点评】目光视今古,句句有东湖。下联精于上联,写景更有寄托。

34

胜境总怡心,奇观常入眼,莫辜负荷犹守洁,柳可参天,池能饮凤;

凌虚饶逸兴,喜雨足澄怀,最堪怜苏子文章,左公肝胆,少穆胸襟。

(吴岱宝)

点评】上下联后半部两组三景、三人鼎足对较为出彩。

48

亭名喜雨,喜自何来?麦翻碧浪,莲映翠波,雍城早睹江南景;

公意忧国,忧从远起。植柳盟心,挥旗寓目,湖畔先怀塞北情。

(蒲朝阳)

点评】上联苏公,下联左公,从人至景,衔接绵密。

70

池曾饮凤,自宋时柳掩四围,今向湖亭,欲寻君子;

台似凌虚,为雍地史留三记,再读签判,如沐春风。

(燕小燕)

点评】追古抚今,娓娓道来,不疾不徐,颇有风度。

82

造物不居功,惠民兴胜境,莫道浪花淘尽英雄,其时有几代名臣、千秋佳话;

湖中红映日,岸上绿摇风,何妨岁月衔来妩媚,此处存一堤醉柳、十里丰塘。

(张蛟龙)

点评】铺排舒畅,张驰有度,雍容典雅。

30

喜雨盈春足稔岁;

湖光映柳醉苏仙。

(王卓)

点评】联精短而元素齐全,涵盖了东湖多处人物胜迹。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576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