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的楹联岁月,首先想到恩师薛允生老先生,记得上高中时虽然是动乱年代,薛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任课语文教学。老师的治学严谨。、博学多识、授课艺术,给我们那一届学生奠定了良好的语文基础。老师在教育局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仍躬耕于诗联文坛,笔耕不辍,尤其在诗词楹联创作方面佳作丰硕。实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每年正月初八,我们几位都相约去看望老师,师生相聚畅谈,老师非常高兴。小酌几杯后,老师就给我们讲起诗联创作的知识和体会;亲笔题字每人赠与一本《临清楹联》杂志,还有老师的诗联文集《抱扑录》。每次我都爱不释手,捧刊细读,同时也产生了对诗词楹联的兴趣和爱好。
2018年底,我有幸加入了临清市楹联学会,2019年8月份又加入了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学会,2021年3月又加入了中国楹联学会,光荣地成为了国家、省、市三级楹联学会会员。加入楹联学会初期,自己虽然对诗联国粹有所钟爱,但由于不太懂《联律通则》,所撰写楹联作品不是平仄违律,就是词性失调。于是自己就认真学习《联律通则》,学习《楹联写作十讲》、《楹联创作八十四法》等有关楹联知识的专著和文章。又参加了几次学会组织的楹联知识讲座,认真听了授课老师的辅导讲解,努力提高自己的撰联水平,在很短时间内能编写成联了。顺利加入了临清市楹联学会创作组,并加入了“中国楹联报群”、“大河楹联微友群”、“联都群”、“空谷诗钟社群、“运河联声群”等多个诗联艺术交流群。经过蒋保江、赵金旗副会长的精心辅导,虚心向广大联友学习,自己努力提高创作水平,入会前两个月原创成联40余副,在各级微刊公众号入选30余副。尤其是有两副作品刊登在《中华楹联报》上。一副是题“桃花”:
观漫野桃花艳,赏心悦目,美;
吻独枝蓓蕾鲜,滋肺津脾,香。
另一副是《联观世相》49期,题模范教师:
忠岗位,敬业如家应赞颂;
秉师德,爱生若子受褒扬。
两副作品见报后,自己高兴的返老还童了。2019年以来,共撰写原创诗联作品3000多副(首),有近3000副(首)入选入围各级微刊公众号平台。其中在《中国楹联报》、《楹联博览》、《中华楹联报》、《对联》杂志刊登诗联作品、联论、文章300余副(首);在《华夏诗联书画》、《齐鲁楹联》、《聊城诗词楹联》、《临清楹联》、《清渊诗词》、《青海楹联》、《西峡楹联》等省内外各级会刊杂志,刊登诗联作品300余副(首)。在《中国对联作品集》、《对联中国》、《中华楹联年度作品集》、《牛耕沃土》、《临清联馨》、《运河联声诗联选》、《党旗颂》等各级各类诗联书籍中,刊登作品400余副(首)。
2019年自己被学会领导培养为“运河联将”,个人材料在《临清楹联》第14期“联将风采”专辑介绍。担任了学会中“运河联声”编辑部编辑、创作组副组长、联墨活动组组长、收集编辑组组长。2019年年终总结被评为 “临清市楹联学会贡献奖”,并在创作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2020年被评为“聊城市优秀联家”和“运河联声群优秀诗联家”荣誉称号。认真创作,积极投稿。自己精心撰写的“颂春七言组联”9副,发表于2020年4月份《中国楹联报》;“风光景物组联”5副,发表于2020年6月份《中国楹联报》。“颂春七言组联”还被《中华楹联》公众号推出专辑,并转载于搜狐网站。《联都》公众号、《中华楹联》公众号、《运河联声》公众号、《联斋》公众号,于2020年、2021年为本人制作推出诗词、楹联专辑近10期,受到广大联友的一致好评。有多副楹联作品被各级微刊公众号评为优秀佳作。如:“颂春七言组联”刊登在《中国楹联报》:
柳妹梳头飞燕舞;
春娃醒眼李花开。
孙福奎老师赏评:一幅鲜灵优美的春之画。拟人手法,活泼浪漫,情态十足,意趣无穷。读之,会不知不觉间走进春天画面,去品赏春天的动人诗韵。题“内蒙古”联,被评为优秀作品,刊登在《中华楹联报》:
铁木真,忽必烈,蒙牛伊利,乌海赤峰,塞外苍茫飘翠韵;
篝火舞,马头琴,北牧南粮,东林西矿,草原壮阔荡春风。
孙福奎老师点评:选取多个历史人物、景观和厂矿企业等,展示内蒙古的辉煌、富饶、繁荣和壮美。内容丰富,感情热烈,那么多意象,信手拈来。同时此联还被孙福奎老师写入论文,作为句内自对的典范示例,予以展示和肯定。题“苍鹰”联,被《对联天地》公众号评为优秀联作品,同时刊登在《中华楹联报》、《中国楹联报》:
飞身沃野,展翅长空,俯瞰苍穹天地阔;
骋跃风云,搏击雨雾,翱翔谷岳月星霏。
评委老师简评:联中一二分句当句自对,实为工巧。“俯瞰苍穹”宛若一帧画面,代入感极强。“翱翔谷岳”略显夸张,亦为白璧微瑕吧。题“世界读书日”一联,刊登于《对联》杂志2020年第4期首页首条:
兴家必种书中粟;
立业須耕砚上田。
此联受到几位文学好友的高度好评。颂春七言组联、风光景物组联、中国四大名楼组联、敦煌行组联、南京玄武湖组联、咏中国古都组联、秋韵赋组联、咏祖国大好河山组联等多副组联,曾刊登于《中国楹联报》。党史百年组联、繁花似锦组联,曾刊登于《中华楹联报》和公众号。从事楹联创作,使自己丰富了生活,开阔了视野,增加了文化知识。尤其是为我们退休的这些老同志,搭建一个发挥余热,展示自我,弘扬国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好平台。在今后的楹联事业工作中,我将:
承信念,使命担当,壮丽年华书锦绣;
秉豪情,初心不忘,峥嵘岁月绘新篇。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0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