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望楼联语》句脚排列
张 强 黑龙江哈尔滨
《楚望楼联语》共547副对联,含寿联、挽联、贺联、赠联、题志联、纪念联、集句联,对联的句数为一句到八分句和十三分句。《楚望楼联语》的作者是成惕轩(1911-1989),字康庐,号楚望,出生于湖北省东南阳新龙港镇。《楚望楼联语》相当于对对联形式、特点、技巧等作了小结,对于对联学习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笔者以成惕轩先生对联的多分句句脚排列进行粗浅总结,请看下面这五副联:
第一副:挽陈含光
逝矣孝廉船,数江关词赋,淮海风流,今日真成广陵散;
凄其乡国梦,剩千树绿杨,二分明月,遗篇犹见汉家春。
此联的句脚排列为:
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
此联的句脚排列方式称为李氏规则,又称鹤步格。是明代文学家李开先(1502-1568)采用并推广的,其形式是无论对联有多少句,句脚始终保持平仄不断交替。即:
……平,仄,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
第二副:寿张怀九
匡世以才,树人以学,华国以文章,岳岳不群,斯为楚宝;
怡情有菊,益寿有芝,承欢有兰桂,绵绵多祜,永纪王春。
此联的句脚排列为:
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
在《楚望楼联语》31副五分句联中,句脚排列方式按此规则的共9副。经查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进士张鼎就已经应用此格式撰联:
徐州兵备道署联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
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见于《楹联丛话》
所以,将此种格式称为张氏规则,又称鸢飞格,此格式由黑龙江联家张强总结,就是在上联句脚两组“平,仄”之间添加“平”,在下联句脚两组“仄,平”之间添加“仄”的分句脚排列方式:
平,仄,…平,… 平,仄;
仄,平,…仄,… 仄,平。
第三副:寿潘石禅
当圣言垂废之时,虔事黄君,以上接余杭君,薪尽火传,照海高文能载道;
于经术专精而外,别谙红学,并深通敦煌学,星钞雪纂,藏山盛业与延年。
此联的句脚排列为:
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平。
在《楚望楼联语》五分句联中,此种句脚排列方式仅此一副。此联的句脚排列方式称为朱氏规则,又称龙形格。清·吴恭亨(1857-1937)在《对联话•卷七》中有如下的文字记载:忆予垂龆时,请业于朱恂叔(先敏)先生,研究作联法。…又问:“数句层累而下,亦如作诗之平仄相间否?”曰:“非也。一联即长至十句,出幅前九句落脚皆平声,后一句落脚仄声,对幅反是,此其别也。”即:
……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
第四副:寿刘季洪
才高而敛,位显而谦,从太学以逮容台,五十年来,不更儒素;
身敬则强,心仁则寿,数良辰刚逢大耋,八千春好,定见河清。
此联的句脚排列为:
仄,平,平,平,仄;
平,仄,仄,仄,平。
在《楚望楼联语》五分句联中,句脚排列方式按此规则的共11副。此联的句脚排列方式称为凹凸格,又称虎跃格,此格式由黑龙江联家张强总结,上联首尾分句句脚为仄,中间分句句脚都为平,下联相反。形式如下:
仄,平,……仄;
平,仄,……平。
第五副:寿熊翰叔
举案有贤匹,荷薪有令子,立雪有高材,百劫成不坏身,健征龙德;
劝学若荀卿,卫道若退之,能文若永叔,千觞介无量寿,欢溢鳣堂。
此联的句脚排列为: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在《楚望楼联语》五分句联中,句脚排列方式按此规则的,除此联外,还有一副。此联的句脚排列方式称为马蹄格,又称马蹄韵,句脚排布方式为:
……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五种对联句脚平仄排列方式都不是成惕轩先生所创,但却是准确应用者。很多对联创作者局限使用马蹄韵和李氏规则,这是不可取的,不同内容注入不同情感,不同情感寄予不同字句,不同字句呈现不同声调,不同声调呈现不同形式,正如多一条路多一种风景,多一种格式选择,应该可以多一种诠释方式。
对联,严于对仗,守于声律。所谓对仗,即字句对等、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词性对品、结构对应,对仗,如同律诗的颔颈二联。例如唐·李白五律《寄淮南友人》,其中,“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和“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即为标准的对仗。再如唐·杜甫七律《城西陂泛舟》,其中,“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和“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也为标准的对仗。对联,未必只是五言和七言,但无论是多少言,都严于对仗。
声律,声,指平仄,律,即规则规律。对联的句脚的声的排列,或参考衍变于词。例如北宋·范仲淹词《苏幕遮》,其中,碧云天(平),黄叶地(仄),秋色连波(平),波上寒烟翠(仄)。句脚排列为:平,仄,平,仄。符合四分句联的李氏规则。山映斜阳天接水(仄),芳草无情(平),更在斜阳外(仄)。句脚排列为:仄,平,仄。符合三分句联的“李氏规则”。黯乡魂(平),追旅思(平),夜夜除非(平),好梦留人睡(仄)。句脚排列为:平,平,平,仄。符合四分句联的“朱氏规则”。再如北宋·周邦彦词《西河·金陵怀古》,其中,想依稀王谢邻里(仄),燕子不知何世(仄),入寻常巷陌人家(平),相对如说兴亡(平),斜阳里(仄)。句脚排列为“仄,仄,平,平,仄”,对应五分句联的“马蹄韵”。还如北宋·柳永词《黄莺儿》,其中,园林晴昼春谁主(仄),暖律潜催(平),幽谷暄和(平),黄鹂翩翩(平),乍迁芳树(仄)。句脚排列为:仄,平,平,平,仄。对应五分句联的“凹凸格”。观露湿缕金衣(平),叶映如簧语(仄)。晓来枝上绵蛮(平),似把芳心(平)、深意低诉(仄)。句脚排列为:平,仄,平,平,仄。对应五分句联的“张氏规则”。
任何一种文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会或多或少地从其他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充实完善自我,同时,也要继往开来。笔者对《楚望楼联语》中对句句脚排列的粗糙总结,期盼能给对联撰写者提供一些帮助,也敬请方家指正。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1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